伯克氏鹦鹉:别名伯氏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伯氏鹦鹉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澳大利亚中部和南部,栖息于干燥以及半干燥的开阔灌木丛林区,刺棘和穆拉加等金合欢属植物区。1841年命名,无亚种。
羽色大部分为浅粉红色,前额和眼睛上方的小条纹为蓝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前方为白色,脸颊其他地方和喉咙为深粉红。在岩蕨植被区活动,该处灌木为浅红色的地面,与其羽毛颜色基本一致,提供了绝佳的掩蔽,所以难以被发现。
头体长18-20cm,重40-50g。每片羽毛均带有棕色滚边,胸部羽毛为棕色并带有很宽的粉红色滚边。腹部粉红色;头部、背部和翅膀覆羽为橄榄棕色,并带有浅色的滚边。背部下方和上方尾巴中间的覆羽为棕黑色。大腿和尾巴内侧覆羽为浅蓝。主要飞行羽黑色,翅膀外侧并带有蓝紫色。尾巴内侧为暗白色。鸟喙黑色。虹膜深棕色。
繁殖季成对或是组成10-30只左右的小群体,偶尔在食物非常充足的时候曾经多达200只。平时大多在地面觅食,个性并不十分内向,可以在有限的距离内接近观察。是游牧性质的鸟种,仅会飞行一段很短的距离,通常高度也仅高于地面上一点,有时候甚至会在近距离内小跑步一段。在觅食的时候相当安静,如果受到惊扰或是危险逼近,则会发出比较尖锐高亢的叫声示警。
主要以各种不同草地植物的种子、草本植物、嫩芽、水果、浆果灌木和树叶等为食。
雌鸟体色较深,喉咙部份带有蓝色的羽毛;胸部的粉红色滚边比较细窄,翅膀内侧通常有白色的斑纹。幼鸟体色较深,且前额没有蓝色条状羽毛,有些幼鸟的下鸟喙为黄色;幼鸟需要8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体色。
人工繁殖伯克氏鹦鹉很容易,它们是相当良好称职的父母亲,所以也常被用来当代理父母来孵化养育其它种类的幼雏,非专业繁殖者不建议使用群养繁殖的方法。相当多产,刚刚抚育完一窝幼鸟后很快会开始准备下一窝,所以须小心观察有无难产的现象。繁殖期间可多提供一些蛋类食物、蔬果与一些谷类食物。雌鸟一次约生下3-6枚卵,孵化期18天,幼鸟约在4周后羽毛长成离巢,但仍会被雄鸟继续喂食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