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单垂鹤鸵(5)

    单垂鹤鸵_北鹤鸵_单垂食火鸡
  • 单垂鹤鸵:别名北鹤鸵_单垂食火鸡,为鸵形目、鹤鸵科、鹤鸵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印尼新几内亚及附近的岛屿,偶尔也会在巴布亚省以北的亚平岛发现。栖息于海拔500m以下的热带低地雨林。1860年命名,无亚种。

    善奔走、不能飞、性好斗,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大的脊椎动物之一,因有单肉垂而得名。具有质地粗糙而光泽的羽毛,成鸟的头顶有一个类似头盔的角质冠。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脸颊至脖颈具有裸露明亮的蓝色、黄色皮肤。

  • 科目分类:其他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黑色_黄色
    性情分类:陆禽
    最大体型:180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40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植物

  • 单垂鹤鸵形态特征 >

    头体长120-180cm,最高可达2m,体重25-35kg,翼展40-50cm。因颈部下方仅有一个肉垂,而得名。它们有长而有力的腿和三个带爪的脚趾。单垂鹤鸵的皮肤和羽毛颜色没有季节性变化。当它们变得焦躁不安时,颈部和脸颊上的颜色会加深,羽毛会蓬松膨胀,看起来体型更大,更具威胁性。虹膜黑色,鸟喙和脚、趾肉褐色。

  • 单垂鹤鸵生活习性 >

    平时单独生活,繁殖期成对活动。单垂鹤鸵通常被认为是害羞和孤独的鸟类。雄性密切关注自己的幼鸟,当幼鸟受到威胁时会变得非常具有侵略性。单垂鹤鸵的家族领地范围很大,并且可能因季节和年份而异。它们显示出对特定筑巢地点的偏好,尽管它们很少去巢穴。通过GPS追踪器检测,饲养并重新放归到野外的年青单垂鹤鸵,显示出它们对曾经饲养的场所具有很深的亲和力。

  • 单垂鹤鸵饲养方法 >

    以植物和小动物为食。在野外,成鸟每天可以吃掉数百种浆果和水果。虽然它们的主食是水果,但也吃小动物,如老鼠、青蛙、蛇、蜥蜴、小型鸟类、各种小型昆虫和蜗牛。找到死动物时,也会吃掉它们。据观察,幼鸟吃雄性的粪便。成鸟也会吃自己的粪便,因为它通常含有未消化的水果。

  • 单垂鹤鸵雌雄分辨 >

    雄鸟和雌鸟之间的差异微不足道,导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许多文化中,认为只存在雌性单垂鹤鸵。唯一明显的区别是雌鸟体型往往更大。幼鸟羽毛是棕色的,到大约3岁时成鸟后就变成了黑色。

  • 单垂鹤鸵繁殖方式 >

    筑巢于灌丛,每个繁殖季节每个雌性平均产生16个卵。由雄性负责孵化47-56天。幼鸟和父亲待在一起9-18个月。雌性平均每巢产卵4枚,每个季节约和4只雄性交配。在南半球的冬季和春季,6月至来年11月,单垂鹤鸵变得不那么急躁,以便繁殖。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danchuihetuo/

    • 其它相关主题

    • 鸸鹋


      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澳大利亚国鸟,国徽上的守护神兽之一,世界第二大鸟类,徒步能力惊世骇俗,每日可行走10-25kg,奔跑时速最高可达50km/h,有徒步鸟王之称。被困时用三趾的大脚踢人。有先知先觉之神力,拥有预知下雨的神秘能力。

    • 侏鹤鸵


      鹤鸵科中体型最小的食火鸡,拥有粗糙的黑色下垂的发状羽毛。翅膀退化弱小,不会飞行。头部和颈部裸露,缺少羽毛,颜色为蓝色和红色。头顶上有一个角质的头冠。与同属中的其他二种鹤鸵相比,脖子上没有肉垂。

    • 双垂鹤鸵


      体型高大,鸣声粗如闷雷。善奔跑和跳跃,性机警、凶猛,具有较强攻击性,常用锐利的内趾爪攻击敌人。头部裸露,长着高大而侧扁的呈半扇状的骨角质头冠,被称为骨冕角,像一顶头盔保护着光秃的头部,其实是声波接收器官。

    • 非洲鸵鸟


      世界上最大的鸟、奔跑速度最快的鸟类(72km/h)、奔跑耐力最强的鸟、唯一的二趾鸟。拥有陆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睛(每颗眼球60g,比它的大脑还重),加上浓密的黑睫毛迎风飘逸,含情脉脉,顾盼生辉。它的蛋也是世界上现存生物最大的。

    • 褐几维鸟


      虽其貌不扬,新西兰人却视若珍宝,将它定为国鸟,作为国徽、硬币的标志。几维鸟的生存历史已有上千万年,是最原始的鸟类之一,且数量极少,非常珍贵,通常只能在动物园里才能见到它。

    • 双角犀鸟


      热带雨林里珍禽,展开的双翅如同彩虹般美丽,令人惊叹!雄鸟长着一个30cm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盔突的上面微凹,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非常威武。

    • 扫码进入本网站

      关注公众号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