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鬼鸮(6)

    鬼鸮_浑斑古_小猫头鹰
  • 鬼鸮:别名浑斑古_小猫头鹰,为鸮形目、鸱鸮科、鬼鸮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部、欧洲、北美洲,包括俄罗斯、蒙古、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地,中国分布于东北黑龙江、甘肃、新疆、四川等地。主要栖息于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尤其是以松、桦、白杨为主的混交林。1758年命名,共6个亚种。

    头大,无耳羽簇,白色面盘较为显著。眼先和眉纹也是白色,眼前有一小块黑斑。由于它的叫声多变,如吹笛一般,每隔几秒钟就重复一次,并且不断地交替变化,所以给人一种阴森可怕的感觉,因此得名。

  • 科目分类:鸮形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性情分类:猛禽
    最大体型:26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20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肉食

  • 鬼鸮形态特征 >

    头体长23-26cm,重约130g。上体为朱古力褐色到灰褐色。头顶密杂以白色斑点,背部和肩部有大形白斑。下体为白色,有褐色斑纹。飞羽和尾羽为暗褐色,也具有白色的斑点或横斑,尾羽亦为褐色,外缘有5对白斑。嘴和眼黄色。跗跖和趾被白色羽。虹膜黄色,嘴淡黄色,爪角黄色,先端黑色。它的飞行快而直,稍呈波浪形飞行。

  • 鬼鸮生活习性 >

    夜行性,通常单独活动,白天多躲藏在人迹罕至的茂密森林中,常栖息于树冠层枝叶茂密处或树洞中。

  • 鬼鸮饲养方法 >

    捕食方式可以在飞行中猎食,也可以栖息于树上,等待猎物出现时才突然袭击。主要以鼠类为食。也食昆虫、小鸟和蛙类等。

  • 鬼鸮雌雄分辨 >

    雌雄羽色相同。

  • 鬼鸮繁殖方式 >

    繁殖期为3-7月。通常营巢于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啄木鸟的旧巢。每窝产卵通常为3-6枚,偶尔多至7-10枚。卵为白色,表面光滑无斑。雌鸟孵卵,孵化期25-27天。雏鸟晚成性,大约经过25-36天才能飞翔。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guixiao/


    • 其它相关主题

    • 雪鸮

      雪鸮


      羽色非常美丽,通体雪白,偶有暗色横斑。头圆而小,面盘不显著,没有耳羽簇。嘴基部长满刚毛一样的须状羽,几乎把嘴全部遮住。是苔原生态系统食物链重要一环,对控制农耕区啮齿类动物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短耳鸮

      短耳鸮


      世界分布最广,最常见的猫头鹰之一,分布自北极周围到北温带,一直到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可迁徙到更南的地方。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猎食,偶有白天活动。平时多栖息于地上或潜伏于草丛中,很少栖于树上。

    • 长耳鸮

      长耳鸮


      耳羽簇很长,位于头顶两侧,竖直如耳。面盘显著,棕黄色,皱翎完整,白色而缀有黑褐色。上体棕黄色,而密杂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

    • 领角鸮

      领角鸮


      外形与红角鸮非常相似,但它后颈基部有一显著的翎圈。上体通常为灰褐色或沙褐色,并杂有暗色虫蠹状斑和黑色羽干纹。下体白色或皮黄色,缀有淡褐色波状横斑和黑色羽干纹,前额和眉纹皮黄白色或灰白色。

    • 红角鸮

      红角鸮


      属小型猛禽,上体灰褐色至棕栗色,羽干纹路极似树皮,甚至还有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在野外大树上栖息,很难被发现。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

    • 黄嘴角鸮

      黄嘴角鸮


      眼黄色,嘴奶油色,无明显的纵纹或横斑,仅肩部具一排硕大的三角形白色点斑。耳羽簇相当显著,颜色为棕褐色而具窄的黑色横斑,面盘亦为棕褐色,横斑黑色,下缘缀有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