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钟鹊:别名澳洲鹊_黑背鹊_澳洲喜鹊,为雀形目、钟鹊科、钟鹊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野生于开阔的稀疏森林、草原、农地、公园。1802年命名,共9个亚种。因其悦耳的鸣叫声,拉丁名称意为“吹笛手”。大腿很短,小腿很长,很适合行走、奔跑。会花大部份精力保护地盘,免受入侵者的骚扰。发现猛禽时,发出集合的叫声,并围攻入侵者,将之赶出地盘。体型结实,智商高,且脾气火爆,会攻击入侵领地的动物。可谓现实版的“愤怒的小鸟”。
是澳洲最最著名、最多才多艺、最特别的鸣禽,叫声复杂、悦耳并带有颤音,音调可达4个八度音阶,且可以模仿超过35种鸟类的叫声,甚至模仿狗和马的叫声,是很多澳洲运动队伍的吉祥物。攻击性极强,发起狂来就像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般势不可挡,缠人至极。
体长37-43cm,翼展65-85cm,重220-350g。楔状的喙呈青白色,边缘黑色,尖端有钩。脚呈黑色,长而且强壮。羽毛呈分明的黑色及白色,表面有光泽。眼睛呈暗红色。亚种众多,区别在于背部的斑纹。黑亚种的背部呈黑色。白亚种背部连同颈部都是白色的。雄性西钟鹊的背也是白色的,但雌雀的却是黑色的。很易辨认,就算最接近的斑钟鹊,下身的颜色也完全不同。
喜欢群居,有领地性,群落可在同一地盘内住上好几年。夫妇会大声的唱歌,来显示或保护自己的地盘。其中一只会先开始唱歌,另一只则会随后加入。音调在6-8千赫间,中间有4-5个连音。它们唱歌时会有独特的姿势:头向后仰,扩张胸部,将双翼向后放。面对鹰及巨蜥时,会有特别的叫声。
白天活动,在树上筑巢,地上觅食。杂食性,食物包括蚯蚓、千足虫、蜗牛、蜘蛛、蝎子及多种昆虫,如蟑螂、蚂蚁、甲虫、蛾及毛虫等。石龙子、青蛙、鼠及其他细小动物、农作物、块茎、无花果及胡桃都是它食物的一部份。它十分聪明,懂得安全食用有毒的海蟾蜍,将之反转,吃其下部。它可以用声音或震动来寻找金龟子。会整只吞下较细小的猎物,但会先除去蜜蜂及胡蜂的刺,后再吞下。天敌为巨蜥及吠鹰鸮,澳洲渡鸦会趁无看管下,抓走其雏鸟。寿命可达30年。
雄雀及雌雀的外观相近,只能从背部的斑纹来辨认。雄雀及雌雀的头部、双翼及下身都是黑色,肩膀白色。尾羽末端有黑间。雄雀的颈部呈白色,雌雀的则是呈浅灰白色。2-3岁大的幼鸟外观很像成年的雌雀。在2岁前,眼睛是深褐色的。
3-5年性成熟,澳洲北部6-9月繁殖,较寒冷地区8-9月,山区的则会延至翌年1月结束。鸟巢呈碗状,由树枝、草及树皮组成。只有雌雀会筑巢,每次生2-5只蛋,蛋呈浅蓝色或绿色,孵化期为20日。雏鸟身体呈粉红色、没有羽毛、未能看见、喙短又阔,喉咙呈鲜红色。雏鸟只有雌鸟所喂养,而雄鸟则会喂养雌鸟。幼鸟在离开鸟巢后3星期就会自行觅食,到了6个月大就完全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