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灰头牡丹鹦鹉(6)

    灰头牡丹鹦鹉_马达加斯加爱情鸟
  • 灰头牡丹鹦鹉:别名马达加斯加爱情鸟,为鹦形目、鹦鹉科、牡丹鹦鹉属鸟类,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特有品种,栖息于海拔1000-1500m繁茂热带丛林,包括稀树草原、半干旱灌木丛林、森林边缘和空地、毗邻不受干扰的林地和开垦过的耕地、稻田、城镇和村庄。在当地,常被当作害鸟,遭到当地农民驱赶。1788年命名,共2个亚种。

    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

  • 科目分类:鹦形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灰色_绿色
    性情分类:攀禽
    最大体型:15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5年
    适宜温度:22℃±10℃
    食物饲料:植物

  • 灰头牡丹鹦鹉形态特征 >

    头体长13-15cm,重25-28克。雄鸟上体草绿色,头部、颈部和胸部淡灰色,后颈和颈侧有一铜绿色领环,眼先及贯眼纹近蓝黑色,颊下有一黑带。腹部、身体两侧和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翅膀内侧覆羽为黑色。鸟喙灰白色,眼黑色,虹膜棕色,腿和脚为灰色。

  • 灰头牡丹鹦鹉生活习性 >

    繁殖季会组成5-20只左右的群体,偶尔会高达80只。在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鸣叫。它们一天中的大部份时间都花在地面上觅食,非常谨慎小心且难以接近。平时大多和雀科鸟类一起集结活动,如果受到惊扰或是有掠食者逼近,会发出尖声的鸣叫然后赶快飞离。平时偏好栖息于树木最高的枝干上,有时候甚至会栖息于电线杆上。

  • 灰头牡丹鹦鹉饲养方法 >

    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桨果为食。也会从路上行驶的农作物运输车上掉下来的的谷粒和黍粒等为食。

  • 灰头牡丹鹦鹉雌雄分辨 >

    雌鸟的头部和翅膀覆羽均为绿色。幼鸟和成鸟的体色很类似,年幼的雄鸟颈部带有绿色,偶尔会像雌鸟那样全部皆为绿色,鸟喙则为灰黑色。

  • 灰头牡丹鹦鹉繁殖方式 >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huitoumudanyingwu/


    • 其它相关主题

    • 黑头凯克鹦鹉


      羽色鲜艳,前额和后颈都罩在黑帽中,两颊、颈部和翕橙黄色。上体包括翅膀,是艳绿色,胸腹部白色。笼养的黑头凯克偶尔会吵闹,尤其是早上与傍晚,很快可适应新环境。

    • 深红玫瑰鹦鹉


      羽色鲜红,十分鲜艳美丽,脸颊为蓝紫色。颈部、背部和次要飞行羽的部份为黑色,并带有很宽的红色滚边。1873年首次引进入欧洲,1874年首次在欧洲繁殖成功,之后种美丽的鹦鹉逐渐普遍,成为常见的家庭宠物鸟。

    • 东玫瑰鹦鹉


      国内外较为普及,比较常见的澳洲长尾鹦鹉。价位不高,根据羽色不同,价格略有差异,是新手经常选择的品种。其羽色鲜艳,适应环境后,会变的十分活泼有活力。喜爱洗澡,建议定期的驱虫,并提供小树枝或玩具供其啃咬,不适合养在小笼内。

    • 黑脸牡丹鹦鹉


      体羽绿色,额头、前额为红棕色。眼睛和鸟喙之间、脸颊、喉咙为黑棕色。胸部上方为橘红色,到了胸部下方渐渐变为黄绿色。与黑头牡丹鹦鹉非常相似,但其只是脸部黑色,并非整个头部黑色。

    • 黑头牡丹鹦鹉


      头部为黑色,犹如刽子手黑头罩,喙红色,眼黑色有白眼圈。羽色艳丽,繁殖容易,很早就成为人类的宠物,在世界各地的宠物商店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由于人工饲养技术成熟,世界各地都把它作为合法的贸易鸟类。

    • 桃脸情侣鹦鹉


      是高度群居,社会化很强的鸟类,有明亮整洁的杏仁绿色羽毛,身体下部羽毛颜色较浅,尾羽为彩蓝色。深玫红色的前额,象牙色的啄和灰色的脚,整体颜色配合得十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