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胡兀鹫(7)

    胡兀鹫_髯鹫_胡秃鹫_髭兀鹫_胡子雕_大胡子雕
  • 胡兀鹫:别名髯鹫_胡秃鹫_髭兀鹫_胡子雕_大胡子雕,为隼形目、鹫科、胡兀鹫属鸟类,原产于欧亚大陆内陆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分布于西北地区。非洲最南部也有少量分布。野生于海拔500-6000m山地裸岩、高寒草甸、干旱草原、荒漠等地区。1758年命名,共3个亚种。头和颈并不像秃鹫、兀鹫那样裸露,而具有黄白色的羽毛,羽色与众不同,眼睛周围有一圈又黑又长的眉状斑纹:黑色贯眼纹,向前延伸与颏部。2016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近危物种。我国1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

    世界上最凶猛的鸟类之一,飞行的能手,为了寻找食物,一天可翱翔9-10个小时,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可飞越7000m的山峰。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它的消化功能极为强大,可吞食并消化骨头。

  • 科目分类:隼形
    生存环境:山地
    颜色分类:橙色_黑色
    性情分类:猛禽
    最大体型:140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40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肉食

  • 胡兀鹫形态特征 >

    体长1-1.4m,重3.5-5.6kg。头顶具淡灰褐色或黄白色羽毛,脸前被黑色刚毛,颏部长而硬的黑毛如“胡须”一般。眼先和嘴基亦被有黑色刚毛,蜡膜刚毛基部白色。上背、短的肩羽和内侧覆羽暗褐色,具皮黄色或白色羽轴纹,其余上体黑灰色或黑褐色,具白色羽轴纹。尾长、楔形,暗褐色或灰褐色。下体橙皮黄色到黄褐色,胸部橙黄色尤为鲜亮,跗蹠被羽到趾或几乎到趾。喙呈钩状,脚握力强,爪子长而弯曲。虹膜淡黄色。喙灰色,趾铅灰色。

  • 胡兀鹫生活习性 >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与其他猛禽混群,非繁殖季节,偶与高山兀鹫、兀鹫混群活动。常在山顶或山坡上空缓慢地飞行和翱翔,头向下低垂,眼睛紧盯地面,寻觅动物尸体。由于它嗜食腐肉和骨头,所以脚有所退化,但高而侧扁的喙变得格外强大,先端钩曲成90度,象钢钳一样。剥离大块的骨头厚,会在岩石上摔碎后来填饱肚子,这种习性非常独特。它视力很强,视网膜斑带区中央凹内的视觉细胞有150-200万个,远多于人类在相似区域的20万个。

  • 胡兀鹫饲养方法 >

    它们发现尸体后,并不立即上前,而是先是翱翔观察,然后落在50米以外的地方进行窥测,确认没有危险后,才一哄而上抢食,在几十分钟内即可将一具庞大的动物尸体吃得只剩骨头。主要以大型动物尸体为食,特别喜欢新鲜尸体和骨头。有时也猎取水禽、受伤的雉鸡、鹑类和野兔等小型动物。不与猛禽争抢食物,而是等在一旁等其他猛禽吃完后,才去捡吃剩下的残肉、内脏和骨头,最后打扫战场。

  • 胡兀鹫雌雄分辨 >

    幼鸟主要为暗褐色,上体具淡色羽轴纹,头颈多为黑色,颏部有黑色“胡须”。通常到4-5年时才能具有和成鸟一样的羽色,而在此之前下体逐年变淡,但直到变为成鸟前,下体一直没有变为棕色。

  • 胡兀鹫繁殖方式 >

    繁殖期12-5月。营巢于悬崖突出处。营巢为盘状,主要由枯枝构成,其内衬以枯草,细枝、棉花、废物碎片、动物毛发等。每窝产白色卵1-3枚。孵化期55-60天。孵化工作由雌雄鸟共同承担,一般情况下,第二只雏鸟会在第一只破壳一周之后出壳,并且要比第一只雏鸟小很多。这只小雏鸟实际上只是较大雏鸟出现意外时的替补。在食物紧缺的年份,较小雏鸟有时会因缺少食物死亡,并成为较大雏鸟的充饥之物。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huwujiu/


    • 其它相关主题

    • 红背鼠鸟


      尾羽极长,足足是身长的2倍,且羽冠丰满,观赏性极强,非常漂亮。为了寻求保护,它常筑巢于胡蜂窝附近。除巢寄生的杜鹃外,它一窝卵的重量占雌鸟体重的比例是所有鸟类中最小的。

    • 白背鼠鸟


      小型鸟类,大小似雀,身体结构有些像蜂鸟。头上有羽冠,因羽毛质感和爬行的动作都有些似鼠而得名。它的尾羽超长,带有灰白色条纹,长度为身体长度的2倍。它悬挂时,腿上升至“肩膀”的高度,酷似啄木鸟。

    • 鱼鹰


      是隼形目鹗科鹗属的唯一物种,属中型猛禽。嘴黑色,头白色,顶上有黑褐色细纵斑。背部大致暗褐色,尾羽有黑褐色横斑。飞行时,双翼呈狭长型,不能伸直,翼角向后弯曲成一定的角度,翼下为白色。性情机警,叫声响亮。

    • 蛇鹫


      非洲部分国家的国徽、钱币和邮票里的常客,在苏丹更被奉为国鸟,是非洲国家的骄傲。是非洲最毒的毒蛇黑曼巴的天敌。体型似鹤,拥有所有猛禽中最长的腿,在猛禽中鹤立鸡群。拥有20根羽毛组成的奇特羽冠,平时如发辫般低垂,被激怒或紧张时会高高竖起。

    • 大兀鹰


      世界上最大的猛禽、最凶猛的鸟类、振翅频率最慢的鸟,被称为百鸟之王。2000年前,就成为了库斯科印第安人心目中的英雄,在他们制作的土布上,常有翱翔的大兀鹰图案。后来,它又成为当地人复仇的精神寄托。

    • 白背秃鹫


      亚洲特有鹫科鸟类,因背部的白色羽毛而得名,喜食动物尸体或者腐肉。它拥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据说飞行时速可达90km,而且为了能够更好的看到更广阔的领域,更快发现尸体,它们往往会飞的很高,最多可飞到2700多米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