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金头扇尾莺(6)

    金头扇尾莺_黄头扇尾莺
  • 金头扇尾莺:别名黄头扇尾莺,为雀形目、扇尾莺科、扇尾莺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大洋洲北部,中国(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香港、台湾)、澳大利亚、柬埔寨、印度、印尼、老挝、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泰国、东帝汶、越南。野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脚和平原地带的灌木丛与草丛、芦苇及稻田。1827年命名,共12个亚种。栖于。非繁殖很少发出叫声,偶会有夏天鸣唱声的前半段,且音量长度都缩小。

    繁殖季节的颜色比其他季节更加明亮。用树叶和蜘蛛网筑巢,是鸟类中最好的筑巢者之一。繁殖期雄鸟于栖处或飞行时发出刺耳的Buzz声,接响亮的流水般Plook声,也作刺耳的高音责骂声。

  • 科目分类:雀形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褐色_黄色
    性情分类:鸣禽
    最大体型:11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8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杂食

  • 金头扇尾莺形态特征 >

    体长10cm左右,重10g左右。体小具褐色纵纹。嘴细长,略向下弯。翼短,体型娇小,尾长。下体皮黄,喉近白,尾深褐,尾端皮黄。雌雄羽色相近,羽色单调。繁殖期雄鸟顶冠亮金色,腰褐色。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头顶密布黑色细纹,与棕扇尾莺的区别在于眉纹淡皮黄色而与颈侧及颈背同色。虹膜淡褐色或榛子色,上嘴红褐或暗褐色,下嘴肉色或黄肉色,脚黄色或肉色。

  • 金头扇尾莺生活习性 >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成小群,特别是冬季。春夏繁殖季节中,雄鸟常停栖于居所环境中较高的草茎枝条上大声的鸣唱,有时也停到电线上或在空中边飞边唱,飞行时常随著歌声上下不规则的飘移。秋冬则少有鸣叫,而且常隐于草丛中,不易发现。

  • 金头扇尾莺饲养方法 >

    主要以蚂蚁等小型昆虫为主食,偶尔也吃杂草种子。

  • 金头扇尾莺雌雄分辨 >

    雄鸟有明亮的金色和奶油色的羽毛。雌鸟似雄鸟冬羽,身体是深褐色的,下腹是奶油色的。

  • 金头扇尾莺繁殖方式 >

    繁殖季节为4-9月。一夫多妻的交配体系,一只雄鸟可同时拥有2至3只雌鸟,在一个繁殖季内,每只雄鸟可拥有4个繁殖巢。雄鸟有明显的领域行为,但不负担任何照顾子代的责任。自筑巢起,即由雌鸟独自负责。巢筑于杂草丛中,以草叶编成,离地约90cm。每窝产卵3-5枚,卵数在生殖季的末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卵的颜色为青蓝色,有咖啡色斑点。孵卵期为15至17天。育雏期为11至13天。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jintoushanweiying/


    • 其它相关主题

    • 黄腹山雀


      小型鸟类,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与其他种类混群。叫声似灰蓝山雀,高音的嘁嘁喳喳声如责骂一般。复杂鸣声包括高调颤音。与绿背山雀较为相似,但黄腹山雀体型较小,野外容易识别。

    • 纯色山鹪莺


      有几分傲气而活泼的鸟,结小群活动,常于树上、草茎间或在飞行时鸣叫。体型略大,尾较长,羽色偏褐色或棕色。我国较为常见,常栖息于草丛、芦苇地、沼泽、农田、果园和村中附近的草地、灌丛中。

    • 褐山鹪莺


      雀形目体型较大的留鸟,尾羽较长,羽色褐至暗棕。野生情况下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亦见成3-5只结家族群活动。性羞怯,藏身于浓密覆盖下。鸣声响亮,类似“twee-ee-eet”,短促鸣声为似喘息的“chirt-chirt”。

    • 太平鸟


      我国传统笼养鸟品种,体态优美、色泽鲜艳、鸣声清柔,也是冬季园林内美丽的观赏鸟类。叫声虽不太动听,但经训练就可以完成叼纸牌、取硬币、打水等难度不一的杂耍节目,因而颇受养鸟玩鸟者的喜爱。

    • 小太平鸟


      与太平鸟非常相似,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尾端有明显的绯红色斑纹,体型也稍小一些。次级飞羽端部无蜡样附着,但羽尖绯红。缺少黄色翼带。

    • 火尾太阳鸟


      小巧玲珑,羽色鲜艳美丽,可供观赏,羽毛可供装饰,也可作羽毛画。雄鸟红色,具很长的猩红色中央尾羽。头顶金属蓝色,眼先和头侧黑色,喉及髭纹金属紫色。下体黄色,胸具艳丽的橘黄色块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