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卷羽鹈鹕(6)

    卷羽鹈鹕_
  • 卷羽鹈鹕:别名,为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我国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有少量分布,冬季迁至南方(闽江河口湿地一带),少量个体定期在香港越冬。野生于内陆浅水湖泊、江河、沼泽,以及沿海地带等。1832年命名。它们飞行时的姿态很优美,将颈昂起像鹭科,而且整群会一同飞行。其数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清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大型水鸟,鹈形目最大物种。体羽灰白,眼浅黄,喉囊桔黄或黄色,颈背具卷曲的冠羽。觅食时张嘴,以囊袋捞入大量水,滤去水后吞食其中的鱼。飞行时颈部回收,双翅缓慢振动,常在水面做长距离滑行。鸣声低沉而沙哑。

  • 科目分类:鹈形
    生存环境:湿地
    颜色分类:白色_灰色
    性情分类:游禽
    最大体型:180cm
    迁徙类型:候鸟
    寿命年限:30年
    适宜温度:22℃±8℃
    食物饲料:鱼类

  • 卷羽鹈鹕形态特征 >

    体长160-180cm,重11-15kg。体羽主要为银白色,并有灰色。飞羽为黑色,有白色羽缘。嘴宽大,直长而尖,嘴铅灰色,长而粗,上下嘴缘的后半段均为黄色,前端有一个黄色爪状弯钩。头上的冠羽呈卷曲状,枕部羽毛延长卷曲。颊部和眼周裸露的皮肤均为乳黄色或肉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下颌上有一个橘黄色或淡黄色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大型皮囊。虹膜浅黄色,眼周裸露皮粉红色。嘴上颚灰色,下颚粉红。脚近灰色。

  • 卷羽鹈鹕生活习性 >

    卷羽鹈鹕喜群居。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也善于在陆地上行走。颈部常弯曲成“S”形,缩在肩部。卷羽鹈鹕会迁徙一段短距离。

  • 卷羽鹈鹕饲养方法 >

    食物以鱼类为主,也食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动物。

  • 卷羽鹈鹕雌雄分辨 >

  • 卷羽鹈鹕繁殖方式 >

    在小岛的大片芦苇或空旷处营巢繁殖。迁徙在三月,繁殖期为每年4-6月。营巢于近水的树上。每窝产卵3-4枚,卵为淡蓝色或微绿色。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一般经过30-32天。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父母首先抛出他们的食物在巢。年轻的鹈鹕可以在12周起飞,且独立于14-15周。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juanyutihu/


    • 其它相关主题

    • 海鸬鹚


      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在地面行走则显得比较笨拙,休息的时候还要用坚硬的尾羽帮助支撑。但它们的潜水、捕鱼能力却非常强,在水中活动十分灵活。潜水最深可达10m,追踪鱼群最长达70秒。

    • 白尾鸏


      百慕大群岛国鸟,是中型海鸟,体型呈流线型,中央两枚尾羽极长。体羽以白色羽毛为主,通常略有轻微的粉红色色调。翅膀大幅而尖长,有黑色宽条状斑纹。具全蹼足,四趾之间均具有极发达的蹼互相连结。

    • 澳洲鹈鹕


      大型游禽,拥有鸟类中最长的喙,喙呈淡粉红色,可长达49cm。它体形粗胖,颈细长,黑色眼珠,黄色眼圈,羽毛白色。在陆上行动笨拙,每天除了游水外,大部分时间在岸上晒太阳或梳理羽毛,显得十分慵懒。

    • 美洲白鹈鹕


      巴巴多斯国鸟,极善游泳,但不会潜水。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得高。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

    • 褐鹈鹕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国鸟,也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鸟。是鹈鹕家族中体型最小的成员。飞行力强而悠逸,常群飞群栖,极善于游泳,但不会潜水。游泳时张口捕鱼,将捕得的鱼兜入喉囊内。

    • 白鹈鹕


      欧洲东南地区繁殖,越冬于亚洲西南部至非洲。喜成群生活,善飞行、善游泳,在地上也能很好的行走。飞行时头向后缩,颈弯曲成S形,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