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燕鸻:别名非洲领燕鸻,为鸻形目、燕鸻科、燕鸻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亚洲均有广泛分布,我国仅分布于新疆,比较少见。野生于开阔平原、草地、淡水或咸水沼泽、湖泊、河流和湿地,有时亦出现在有稀疏植物或矮草的农田地区,不喜欢森林和浓密灌丛地带。1766年命名,共3个亚种。
常成群活动,善于在地上奔跑和行走,奔跑速度亦快。亦善飞行,飞行速度亦快。常频繁地、较长时间地在空中飞行,而且飞行高度较高。在早上和傍晚时活动最频繁,通常在一天内最温暖的时候休息。
体长23-27cm。夏羽眼先黑色或褐色,眼周有一窄的白圈,颏、喉乳黄色,从眼往下有一黑线包围在喉部的乳黄色外面。头顶、后颈、颈侧、翕、肩、背、上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灰褐色,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形成翅上淡色后缘。其余尾羽黑色,尾较短,呈叉状。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喉为乳黄白色,外圈黑色消失,由细的、不连贯的黑色条纹构成的环带围绕。胸有较多的灰褐色斑点。虹膜褐色,嘴短、稍向下弯曲,黑色,基部红色。脚黑褐色。
主要以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觅食在地上,也在空中飞行捕食。
幼鸟似非繁殖羽,但头顶和枕微具暗色条纹。上体,包括次级飞羽较灰,具明显的黑色亚端横斑和宽的皮黄白色羽缘。喉外围线不明显,前颈和胸白色,具明显的褐色条纹和斑点,尾叉较浅。
繁殖期5-7月。常成群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开阔平原上湖泊与河流附近,巢多置于离水不远的岸边地上凹处,或沼泽地边缘。每窝产卵2-3枚。卵为白色或皮黄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7-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