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栗鸮(6)

    栗鸮_栗枭
  • 栗鸮:别名栗枭,为鸮形目、草鸮科、栗鸮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栖息于海拔1800m以下,山地茂密的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次生林中,也偶尔出现于耕地和耕地附近的果树林中的农田和稻田之间。森林的破坏迫使其从山地和中部地区迁移到山地森林中。1821年命名,共5个亚种。

    羽色红褐,其心形脸庞及时而竖起的“耳朵”与仓鸮甚似。额、面盘、颏和喉浅葡萄红色,眼先和内侧眼缘深栗色。上体红褐而具黑白点斑,下体皮黄偏粉具黑点。

  • 科目分类:鸮形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褐色_红色
    性情分类:猛禽
    最大体型:30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20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肉食

  • 栗鸮形态特征 >

    头体长28-30cm,重310-360g。颈侧至胸围以一道白色而杂有褐色和栗色的项翎,后头及后颈深栗色。两翅大都棕栗色而具黑色横斑,第一枚初级飞羽外翈和小覆羽均缘以白色,第二枚初级飞羽近端处缀有3个白点,尾浅栗色,亦具多道黑色横斑。虹膜深褐色,嘴乳黄色,脚黄褐色,爪黄色,中爪内缘具栉状突。

  • 栗鸮生活习性 >

    夜行性,主要在晚上、黄昏和黎明前活动。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2-3只的小群。白天栖息在树干上或树洞里,或栖息在棕榈叶遮蔽的树枝上,或栖息在厚厚的水平藤条弯下,通常离森林地面不超过2米。白日坐姿平展,如黑顶蟆口鸱,栖息时不警觉,很容易接近。

  • 栗鸮饲养方法 >

    倾向于在水源地附近捕猎,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如老鼠和大鼠)、蝙蝠、鸟类、蜥蜴、青蛙和大型昆虫(如甲虫和蚱蜢)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 栗鸮雌雄分辨 >

  • 栗鸮繁殖方式 >

    繁殖期为3-7月,巢穴位于树洞、腐烂的树干或树桩及洞穴中。每窝产3-5枚卵,卵白色,光滑无斑,卵为椭圆形。孵化从第一个卵开始,由雌鸟单独孵化,而雄鸟则给雌鸟带来食物。筑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多为4枚,白色。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lixiao/


    • 其它相关主题

    • 褐几维鸟

      褐几维鸟


      虽其貌不扬,新西兰人却视若珍宝,将它定为国鸟,作为国徽、硬币的标志。几维鸟的生存历史已有上千万年,是最原始的鸟类之一,且数量极少,非常珍贵,通常只能在动物园里才能见到它。

    • 仓鸮

      仓鸮


      分布最广,最常见的猫头鹰品种之一。因特别喜欢栖息在农家的谷仓里而得名。头大而圆,白色面盘呈心形,四周皱领橙黄色。与草鸮非常相似,但体型略大。它的叫声非常难听,很像人在受酷刑时发出的惨叫,所以常令人感到非常的恐怖。

    • 草鸮

      草鸮


      面盘扁平,呈心形,似猴脸,与仓鸮同属,且很相似。夜行猛禽,性情凶猛,抓到老鼠后,个小的整吞,个大的则撕碎享用,即使吃饱,见到老鼠也仍不会放过。还能根据老鼠数量进行“计划生育”,是优良的农林益鸟。

    • 毛腿渔鸮

      毛腿渔鸮


      外形与雕鸮相似,但黑色耳羽长而尖,头顶中央有由数枚纯白羽毛构成一块白斑。有时为了恐吓对手,会摆出可怕的姿势,先将头颈部羽毛竖起,张开双翅,头部猛向前伸,同时不断发出刺耳的叫声,使对手感到恐怖。

    • 雕鸮

      雕鸮


      耳孔周缘耳状簇羽特别发达,显著突出于头顶两侧,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胸部体羽多具显著花纹。叫声深沉。可全天候活动,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

    • 乌雕鸮

      乌雕鸮


      属大型鸮类,与猫头鹰系列的其他品种习性大为不同,属昼行性,且主要捕食鸦和各种鸟类。黑色耳羽簇长而显著。通体大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纵纹和虫蠹状斑。下体皮黄灰白色,具窄的黑色羽干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