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太平洋鹦鹉(6)

    太平洋鹦鹉_太平洋鹦哥
  • 太平洋鹦鹉:别名太平洋鹦哥,为鹦形目、鹦鹉科、鹦哥属鸟类,原产于南美洲厄瓜多尔西部至秘鲁西北部境内,安地斯山脉旁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野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干燥林地、荆棘灌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地。1847年命名,单一物种,无亚种。

    典型攀禽,小型鹦鹉,体羽绿色,因体型小、性格好受到爱鸟人士喜爱。优点很多,美丽、安静、比较害羞,但比较容易饲养,会很快会适应新环境的,非常适合新手饲养。

  • 科目分类:鹦形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灰色_绿色
    性情分类:攀禽
    最大体型:14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2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谷类

  • 太平洋鹦鹉形态特征 >

    头体长10-14cm,重30-36g。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顶冠、额头、脸颊和喉咙浅黄绿色,眼睛后面有蓝眼纹,枕和后颈蓝灰色,翕灰绿色,上背部和小覆羽至翼肩灰褐色,下背部,臀部,小覆羽和腋羽深钴蓝色,初级和次级覆羽深蓝色,次级覆羽外侧的羽毛和初级飞羽内侧羽毛深蓝色。鸟喙角质色,眼睛褐色。

  • 太平洋鹦鹉生活习性 >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在飞行时的呼叫是一片嗡嗡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

  • 太平洋鹦鹉饲养方法 >

    喜欢洗澡。野生情况下,天然食物有种子、浆果、水果、仙人掌的果实等。

  • 太平洋鹦鹉雌雄分辨 >

    雌鸟在雄鸟的蓝色翅膀处则是绿色,眼睛和臀部背后具蓝色色调,枕和后颈蓝灰色,幼鸟灰色,下体苍白。

  • 太平洋鹦鹉繁殖方式 >

    晚成雏,幼鸟约于10个月后成熟,但是至少等到它们近2岁时再繁殖会比较理想。1-5月进入繁殖期,每次产卵4-6枚,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人工繁殖难度不高,建议成对分开繁殖,全年都可繁殖。孵化期20-22天,羽毛长成需4-5星期。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taipingyangyingwu/


    • 其它相关主题

    • 绿颊亚马逊鹦鹉


      体羽绿色,也有带蓝的深绿色至偏黄的绿色都有,头部羽毛颜色各异。眼睛虹膜桔色。有一些黄色羽毛分布于头冠、眼喙之间和大腿处,眼睛周围偶尔也可见。翅膀的转折处有少许红色羽毛点缀,羽毛边缘呈黄绿色。

    • 黄冠亚马逊鹦鹉


      是很聪明的鹦鹉品种,外表虽不如双黄头亚马逊漂亮,但是价位相对较为便宜。与双黄头亚马逊区体型差不多,嘴为黑色,头部黄羽仅分布头顶小部分。学话能力尚佳,人工繁殖的个体不怕人,且与饲主互动好,但市面多为野生个体。

    • 黄头亚马逊鹦鹉


      濒危鹦鹉品种,华盛顿公约一级保护鸟类。非常受欢迎甚至抢手的鸟种,嘈吵、活跃、聪明、有趣及顽皮。主体绿色,尾巴短小,头部黄色。喜欢学舌,性格很适合作为宠物,已有百年的笼养历史。说话能力只有黄颈亚马逊鹦鹉可之媲美。

    • 绯胸鹦鹉


      头葡萄灰色,眼周沾绿色,前额有一窄的黑带延伸至两眼。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黑色宽带斑向后斜伸至颈侧。是树栖鸟类,善攀缘,嘴脚并用。喜鸣叫,声音粗厉响亮,经训练后,能模仿人言。

    • 紫红头鹦鹉


      鸟体为绿色,头部中间为红色,头部后方、颈部和脸颊延伸为蓝紫色,下颏下方延伸到脸颊下方,环绕整个颈部有一条黑色的环状羽毛,并连接一条蓝绿色的条状羽毛。

    • 亚历山大鹦鹉


      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外表有点像环颈鹦鹉,但是体型明显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显红斑,有不错的学话能力,天性温和,人工饲养可训练学会很多技巧,出现许多颜色的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