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鹅:别名短嘴天鹅_啸声天鹅_苔原天鹅等,为雁形目、鸭科、天鹅属鸟类,原产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我国分布于东北、内蒙、新疆及华北,湖北越冬,偶见于台湾。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等地方,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1815年命名,共3个亚种。1988年,天鹅属所有物种列为我国2级保护动物。
大型水禽,性活泼,游泳时颈部垂直竖立。鸣声高而清脆,为Kou-Kou的哨声,而不像大天鹅的喇叭声。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呈小群或家族群活动。有时也和大天鹅在一起混群,行动极为小心谨慎。
体长110-135cm,重4-7kg。全身洁白,嘴端黑色,嘴基黄色,外形和大天鹅非常相似,但体型明显较大天鹅小,颈和嘴亦较大天鹅短,嘴上黑斑大,黄斑小,黄斑仅限于嘴基两侧,沿嘴缘不前伸于鼻孔之下。与雪雁形态相似,但雪雁体型较小,嘴呈赤红色,嘴上无黑斑。初级飞羽黑色,站立时尾部呈黑色,飞翔时翅尖呈黑色,明显与小天鹅不同。虹膜棕色,嘴黑灰色,上嘴基部两侧黄斑向前延伸最多仅及鼻孔。跗蹠、蹼和爪黑色。
8-9月初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翌年3月中下旬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通常成6-10余只的小群或家族群迁徙。迁徙是逐步进行的,沿途常在富有食物的湖泊地区停息,有时甚至直到天变冷后才逐渐南迁。到达繁殖地的时间通常在5月末至6月初。
常呈小群或家族群觅食,觅食之前常先有一对不断地在觅食地点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险的时候才去觅食,觅食期间还不时地伸长颈部观察四周,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叶、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少量螺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水生动物,有时还吃农作物的种子、幼苗和粮食。
两性同色,雌体略小,成鸟全身羽毛白色,仅头顶至枕部常略沾棕黄色。幼鸟全身淡灰褐色,嘴基粉红色,嘴端黑色。
6-7月在北极苔原带繁殖,一雄一雌制,配对后永久为伴。到达繁殖地后就立即开始营巢。巢多筑于不同大小湖泊和水塘之间的多草苔原地上和苔原沼泽中的小土丘上,也有在河湾和海湾附近的开阔苔原上营巢的。巢主要由于芦苇、三棱草和其他干草构成,内垫有绒羽,形状呈盘状。营巢由雌鸟单独承担,每窝产卵2-5枚,卵为白色。雌鸟孵卵,雄鸟担任警戒。孵化期为29-30天。雏鸟为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行走,40-45天后可以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