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嘴雁:别名罗斯鹅,为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野生于苔原、沿海平原和大岛。在草甸区越冬。1861年命名。在春季、秋季迁徙。
与雪雁形态相似,但体形要小得多,喙基与帝雁一样,没有黑线。头部更小更圆,颈部强而厚。翅膀高于雪雁,与雪雁相同是头部往往有染色而呈现水红色。行为、习性也与雪雁相似。
头体长57-64cm,翼展114cm,重860-2040g。身体的羽毛是纯白色,翅膀有黑色翼尖。嘴是暗粉红色,这种标志更加清晰。喙基处蓝疣的面积或多或少也较为广泛,腿和脚粉红色。虹膜黑褐色很少有蓝相(其中只有极少数是蓝色的,而雪雁最高为百分之五十)。蓝细嘴雁和细嘴雁并没有太大不同,但腹部更白一些。
四季合群,但迁移时分组。交配后换羽毛,迁移从9月开始。大多数越冬的鸟类在10月中旬抵达目的地。回移相对缓慢,从3月初进行。
完全素食,在田间觅食种子和茎芽。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嫩芽、草茎、果实、种子、水生植物的根、块茎、芦苇嫩芽和青草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冬季也常到农田觅食谷物、稻米和农作物幼苗。它们坚硬的喙很适于挖掘地下植物的根,因此,它主要以植物为食。在北极,它主要摄食不同植物的根茎、耕地玉米种子、杂草和木贼属植物。在越冬区,则主要摄食谷物以及庄稼的嫩枝。
幼雁不同于小雪雁的羽毛,全部白色只有颈部和肩部有一块很小的灰色痕迹。腿绿灰,第一个冬天过后变成粉红色。
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筑巢区和雪雁略有重叠。但两个物种通常不会混合。在5月中旬抵达后即开始交配。此后不久开始筑巢。雁巢一般建在岛屿或苔原上,通常隐藏在小灌木丛或岩石后面。雌雁一般每巢产4-6枚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