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侏鹤鸵(6)

    侏鹤鸵_侏食火鸡_矮食火鸡
  • 侏鹤鸵:别名侏食火鸡_矮食火鸡,为鸵形目、鹤鸵科、鹤鸵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栖息于海拔3000m左右的热带雨林,远离人烟的森林的深处。1857年命名,共3个亚种。

    鹤鸵科中体型最小的食火鸡,拥有粗糙的黑色下垂的发状羽毛。翅膀退化弱小,不会飞行。头部和颈部裸露,缺少羽毛,颜色为蓝色和红色。头顶上有一个角质的头冠。与同属中的其他二种鹤鸵相比,脖子上没有肉垂。

  • 科目分类:鸵形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黑色_蓝色
    性情分类:陆禽
    最大体型:110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40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植物

  • 侏鹤鸵形态特征 >

    头体长100-110cm,高99-135cm,重约18kg。腿上没有羽毛,但坚固而有力。侏鹤鸵有三个脚趾,最内侧脚趾有一个匕首一样锋利的指甲,长度可达10厘米。如果被激怒或被逼入绝境,它们会通过强大的踢腿来保卫自己。

  • 侏鹤鸵生活习性 >

    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偶尔也可以聚小群活动。家族活动区大约7平方公里,领地面积1-5平方公里不等。侏鹤鸵是胆小的鸟类,在野外很少见。它们白天活跃,花很多时间寻找食物。据报道,侏鹤鸵在被激怒时杀死过人类和狗。

  • 侏鹤鸵饲养方法 >

    已知鹤鸵属的成员可以在人工饲养中生存长达40年。可以使用鹤鸵的外观、足迹的大小以及颈部皱纹的存在来估计年龄。主要以从灌丛中采撷或落下的果实为食,也会取食其他可吃的食物,如真菌、昆虫、植物组织、小型脊椎动物,包括蜥蜴和青蛙。

  • 侏鹤鸵雌雄分辨 >

    雌雄同形,在羽色上没有差别,但形体上雌性大于雄性。

  • 侏鹤鸵繁殖方式 >

    侏鹤鸵的繁殖季节在5-6月开始,持续到10-11月。每年繁殖一季。雌性在一个季节中与一个以上的雄性交配,并且必须健康且营养良好才能产下多个鸟卵。侏鹤鸵每窝产4-6枚卵。孵化期持续49-52天。幼鸟在7-16个月内独立,在4岁左右性成熟。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zhuhetuo/


    • 其它相关主题

    • 白鹈鹕


      欧洲东南地区繁殖,越冬于亚洲西南部至非洲。喜成群生活,善飞行、善游泳,在地上也能很好的行走。飞行时头向后缩,颈弯曲成S形,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得高。

    • 斑嘴鹈鹕


      我国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鹈形目体型较小的品种,比白鹈鹕和卷羽鹈鹕都小很多。喉囊的颜色也与白鹈鹕和卷羽鹈鹕不同,为紫色,脚为黑褐色。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善游泳,飞翔力亦强,两翅扇动缓慢而有力,亦常在水面上空翱翔。

    • 鸸鹋


      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澳大利亚国鸟,国徽上的守护神兽之一,世界第二大鸟类,徒步能力惊世骇俗,每日可行走10-25kg,奔跑时速最高可达50km/h,有徒步鸟王之称。被困时用三趾的大脚踢人。有先知先觉之神力,拥有预知下雨的神秘能力。

    • 双垂鹤鸵


      体型高大,鸣声粗如闷雷。善奔跑和跳跃,性机警、凶猛,具有较强攻击性,常用锐利的内趾爪攻击敌人。头部裸露,长着高大而侧扁的呈半扇状的骨角质头冠,被称为骨冕角,像一顶头盔保护着光秃的头部,其实是声波接收器官。

    • 单垂鹤鸵


      善奔走、不能飞、性好斗,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大的脊椎动物之一,因有单肉垂而得名。具有质地粗糙而光泽的羽毛,成鸟的头顶有一个类似头盔的角质冠。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脸颊至脖颈具有裸露明亮的蓝色、黄色皮肤。

    • 大美洲鸵


      美洲大陆上最大的鸟类,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拥有细长的腿、头颈,弧形的背脊、徒有其名的翅膀,与非洲鸵鸟非常相似。它的踩踏力堪称恐怖,据说可打败并踩死一只狗。双足强健有力,昂首阔步、气概不凡的“巨人”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