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珠颈斑鸠(6)

    珠颈斑鸠_鸪雕_鸪鸟_中斑_花斑鸠_珍珠鸠_斑颈鸠_珠颈鸽_花脖斑鸠
  • 珠颈斑鸠:别名鸪雕_鸪鸟_中斑_花斑鸠_珍珠鸠_斑颈鸠_珠颈鸽_花脖斑鸠,为鸽形目、鸠鸽科、珠颈斑鸠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印尼等地,中国南方广大地区也较为常见。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农田地带,也常出现于村庄附近的杂木林、竹林及地边树上或住家附近。

    雄鸟前额淡蓝灰色,到头顶逐渐变为淡粉红灰色。枕、头侧和颈粉红色,后颈有一大块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或黄白色珠状似的细小斑点,在淡粉红色的颈部极为醒目。上体余部褐色,羽缘较淡。

  • 科目分类:鸠鸟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蓝色_紫色
    性情分类:陆禽
    最大体型:34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16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种子

  • 珠颈斑鸠形态特征 >

    头体长27-34cm,重120-205g。中央尾羽与背同色,但较深些。外侧尾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翼缘、外侧小覆羽和中覆羽蓝灰色,其余覆羽较背为淡。颏白色,头侧、喉、胸及腹粉红色。嘴暗褐色,脚红色。尾甚长,外侧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飞翔时极明显。

  • 珠颈斑鸠生活习性 >

    属留鸟,栖息场地较为固定,如无干扰,可以较长时间不变。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也与其他斑鸠混群活动。早晨天刚亮即外出觅食,食饱后喜栖在高压电线或离地面较高的横树干上休息。觅食多在地上,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飞行快速,但不能持久。飞行时两翅煽动较快。鸣声响亮,鸣叫时作点头状。鸣声似Ku-Ku-u-ou的反复重复鸣叫。

  • 珠颈斑鸠饲养方法 >

    珠颈斑鸠是肌胃,研磨能力较强。主食是颗粒状植物种子,例如稻谷、玉米、小麦、豌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粱、绿豆等,或者是初生螺蛳。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软体动物。冬天常傍在乌鸫近旁,捡食乌鸫吃下樟树籽之后吐出的樟树籽核。

  • 珠颈斑鸠雌雄分辨 >

    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不如雄鸟辉亮、较少光泽。虹膜褐色,嘴深角褐色,细长而柔软,脚和趾紫红色,爪角褐色。

  • 珠颈斑鸠繁殖方式 >

    求偶的雄性在表演时身体会极度倾斜,并在绕圈飞行时舒展自己的双翅和尾巴以吸引雌性。珠颈斑鸠通常为一夫一妻制,一年繁殖二到三次,繁殖期为4-10月。用小树枝在树杈上搭建极为简单的平台巢。每窝产卵2-3枚。幼鸟孵出后,亲鸟嗉囊能将食物消化成食糜并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鸽乳”,用于喂养幼鸟。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n/zhujingbanjiu/


    • 其它相关主题

    • 楔尾绿鸠

      楔尾绿鸠


      常单个、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尤以早晨和傍晚活动较频繁,主要在树冠层活动和觅食。叫声非常悦耳动听,富有箫笛的音韵。觅食主要在树上和灌木丛之间。常抓住悬垂的小树枝取食野果。

    • 尼柯巴鸠

      尼柯巴鸠


      长发披肩、气派逍遥,有“世界最美的大鸽子”之称。唯一与灭绝的渡渡鸟亲缘最近的物种。属临危物种,世界仅存千只。阳光的照射下,羽毛像打了蜡一样,包含了整个彩虹的颜色,贵族气息十足。

    • 灌丛铜翅鸠

      灌丛铜翅鸠


      鸽形目的独特鸟类,拥有七彩的翅膀,如彩虹般美丽。在有了动物捕食这些漂亮的鸟后,死亡的报道后,科学家才发现它的肉是有毒的,经研究发现,它会食用天麻属植物的有毒种子,并将毒素积聚在它的肉中。

    • 棕斑鸠

      棕斑鸠


      整个头和颈淡粉红色,头顶和前额较暗,颏、喉较淡,尾长而翼短,与灰斑鸠区别在体型较小,无黑色颈环,色彩较深,更似欧斑鸠。无欧斑鸠那种颈部和翼上的图纹,具带黑色斑点的褐色颈带。外侧尾羽羽端白,具独特的蓝灰色翼斑。

    • 格林纳达棕翅鸠

      格林纳达棕翅鸠


      格林纳达国鸟。体格粗壮,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由两种颜色体羽组成,喉部白色,面部及前额呈粉红色,冠及颈背呈深褐色,背部为橄榄绿色。

    • 白鹳

      白鹳


      德国、立陶宛国鸟,被认为是吉祥之鸟,在欧洲非常著名,常常在屋顶或烟囱上筑巢,有“送子鸟”之称。属大型涉禽,羽毛以白色为主,翅膀具黑羽,成鸟具细长的红腿和细长的红喙。嘴长而粗壮,飞时头颈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