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背鳄蜥:别名喙头蜥_新西兰鳄蜥_斑点楔齿蜥,为蜥蜴目、喙头蜥科、喙头蜥属爬行动物,原产于大洋洲新西兰周边诸岛特有物种,栖息于滨海岩岸区,濒临绝灭。同属仅有2种,另一品种:兄弟岛楔齿蜥更为罕见。它还见证了恐龙的大灭绝、哺乳类的兴起,至今它不但奇迹的存活下来,且外型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楔形牙齿的构造得名。
它出现于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初期,年代比恐龙类还要早,是喙头类残留下来的代表之一,也是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人称“活化石”。实际上它与恐龙亲缘更近,应称其喙头龙才更为贴切。
全长50-80cm,重可达1kg。有两对发育良好的脚,从颈部向下至背部有鳞状脊。与蜥蜴类不同,它有第三眼睑(即瞬膜),能水平地闭合。两个正常眼睛之间有一松果眼,有感光作用。事实上,楔齿蜥与其近缘拟始蜥(Homeosaurus,或译清龙)差异不大,后者生活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比它晚0.5亿年。
夜行性。
多数栖息在岩石海岸由海鸟凿出的的洞穴中。栖息地气温比较低,因此饲养喙头龙的人工饲养温度最好不要高过25℃。适温13-25℃。幼龙倾向在日间觅食以免夜间被成体猎食。在人工饲养下可以用蟋蟀做为主食。夏天要注意降温,冬天低于15℃时也会进入冬眠状态。以蜥蜴或海鸟的雏鸟或鸟蛋为主食。幼体15-20年才能达到性成熟,繁殖周期长达4年,平均寿命可达60年以上,是爬行类名副其实的超级老寿星。
雌雄辨别不算太困难,雄龙并不具有半阴茎,所以不能依泄殖腔来区分,雄性喙头龙最明显的就是背脊上发达的棘刺,和较大的体型。雌龙棘刺较短小。
雌雄交配为直接互相接触泄殖孔完成受精。繁殖颇为困难,不过困难的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于其成长速度是爬行类当最慢的,甚至比龟类还慢,幼体长到成熟通常15-20年,雌性平均4年才会交配一次,且怀孕期长达8-9个月。产蛋6-10颗,孵化期更长,通常1-1.5年。孵化温度21℃左右,这个温度孵化雌雄各半,20度孵化雌龙多数,而22度孵化雄龙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