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蛇蜥:别名金蛇_碎蛇_蛇蜥_土龙_金星地鳝,为蜥蜴目、蛇蜥科、脆蛇蜥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台湾)、越南。野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林、草丛、菜园、茶园的土中或大石下。1899年命名。洞道斜下,内径约6cm,末端洞室长圆形,内壁光滑,仅能容下身体。雨天不外出活动,雨后天晴活动较多。我国2级野生保护动物。
营地下洞穴生活,洞穴多匿藏在草根、树根下,隐蔽、向阳而背风。善游泳,动作似蛇。不论是成蜥还是雏蜥,泄殖腔内均能放出一种特殊的臭味,雏蜥更为明显,能用于驱离敌害,或寻求异性。活动时,成蜥时常发出微弱而尖细的叫声。
体肥壮,头顶被对称大鳞。额鳞最大,近盾形,前尖后宽。体色变化较大,体背有浅褐色者,亦有乳白色的。体腹面色较浅,无斑。幼体体侧自外鼻孔经眼睛、外耳孔到尾尖的整个体腹呈黑色,体背乳白色,颈后侧各有一指状小黑斑,该黑斑与腹部的黑色相连。头顶具2个醒目的黑色圆斑,似一对大眼睛,体背两侧具两纵行稀疏的小黑点。以后逐渐出现黑色背脊线,背脊线两侧形成19-20个不规则的横纹。
10月中下旬,当气温下降到13℃左右时,陆续进入冬眠。气温降至8℃以下,进入深眠。雌体和雏蜥在产卵洞穴内越冬,雄体在50-60cm深的越冬洞中越冬。第2年气温升至13℃以上时,陆续出眠。刚出眠时仅中午在地面活动,夏季在上午8-10时,下午3-5时到地面活动觅食,中午多不出来。
栖息环境温暖潮湿,地面植被覆盖率高,土层厚,土质肥沃而疏松,以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为多。地下活动距地面深浅随土质条件和地下饵料多寡而异,一般距地面2-4cm,无固定的洞道和洞室,亦常到地面活动,多见于农田边或路边草丛、灌丛中,亦见于溪边、农舍附近阴湿处和树林的枯叶下。多捕食蚯蚓、蜗牛、小蠕虫和各种小昆虫。
雄体背中线两侧有17-20余条不对称的翡翠色横纹及玛瑙色、黑色点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自腹侧延伸至尾端。雌体背部无鲜艳的色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起自头后延伸至腹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