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帝王蛇蜥(7)

    帝王蛇蜥_无足蜥_欧洲蛇蜥_欧洲无足蜥
  • 帝王蛇蜥:别名无足蜥_欧洲蛇蜥_欧洲无足蜥,为蜥蜴目、蛇蜥科、蛇蜥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中部、西南部。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在克里米亚半岛和高加索的黑海沿岸也有一个独立的族群。野生于海拔600-2700m丘陵茂密的落叶林底层。形态与蛇有显著差异有,腹部鳞片不是宽短的鳞片,而是有多行与背鳞相似的鳞片。体表覆方形或菱形的鳞片,纵横排列成行。

    日行性,地栖型,虽无四肢,外形似蛇,但它却是蜥蜴目物种。从外观看来并无四肢,但仍留有退化痕迹。具有眼睑及耳孔等构造,能轻易地与蛇类区别开来。数量稀少且生性隐密,且生存地区远离人类,不易见到。

  • 科目分类:蜥蜴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居住环境:地栖
    最大体型:120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50年
    适宜温度:25℃±4℃
    食物饲料:杂食

  • 帝王蛇蜥形态特征 >

    全长100-120cm。体型粗长没有四肢,体侧下方具有沟痕,吞饵时此一部分地皮肤会随之伸展开来。与蛇类的区别在于:1.蛇蜥有具有可闭合的眼睑,而蛇没有;2.蛇蜥身长的2/3以上是尾巴,蛇的尾巴比身体短;3.蛇蜥有外耳孔,蛇没有;4.蛇蜥身体覆满坚硬的方形鳞片,排列成环状,腹部鳞片小而多列,蛇腹鳞大而单列,在泄殖孔两边有后肢的残留痕迹;5.蛇蜥尾巴容易自动断裂;蛇不会自己断尾。

  • 帝王蛇蜥生活习性 >

    喜欢栖息于较潮湿的天然林底层的落叶堆或土中,偶尔会到较空旷的林道或路边晒太阳。

  • 帝王蛇蜥饲养方法 >

    肉食性为主,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昆虫、蜘蛛、蚯蚓、蜗牛、蛞蝓或甲虫的幼虫。人工饲养可投喂蟋蟀、乳鼠。寿命约为50年。

  • 帝王蛇蜥雌雄分辨 >

  • 帝王蛇蜥繁殖方式 >

    卵生。一窝可生5颗革质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p/diwangshexi/


    • 其它相关主题

    • 三线脆蛇蜥

      三线脆蛇蜥


      体型较大的蛇蜥品种,在北美洲十分常见,也是很热门的宠物蜥蜴品种,在国内市场比较少见。它行动较为迅速,被捕获时会自断尾来逃生。需要的空间较大,饲养箱高度要超过50cm,或者加盖以防越狱。

    • 细脆蛇蜥

      细脆蛇蜥


      身体体细长,无四肢,外形与蛇非常相似,但它属于蜥蜴目。形态与脆蛇蜥相似,但身形较瘦细。外形与蛇的显著差异有:腹部鳞片不是宽短的鳞片,而是有多行于背鳞相似的鳞片。

    • 脆蛇蜥

      脆蛇蜥


      营地下洞穴生活,洞穴多匿藏在草根、树根下,隐蔽、向阳而背风。善游泳,动作似蛇。不论是成蜥还是雏蜥,泄殖腔内均能放出一种特殊的臭味,雏蜥更为明显,能用于驱离敌害,或寻求异性。活动时,成蜥时常发出微弱而尖细的叫声。

    • 台湾草蜥

      台湾草蜥


      日行性蜥蜴,常清晨在地面或岩石上晒太阳,晚上则在芒草叶上睡觉。食性较广,主要以小型节肢动物为食。2000年8月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北草蜥

      北草蜥


      体形细长,行动迅速。颜色多变,主要为褐色、绿色或蓝色。尾部占比很高,可占身长2/3以上。体背部中段起棱,有大棱鳞6纵行。腹部起棱大鳞8纵行,纵横排列,略呈方形。

    • 南草蜥

      南草蜥


      体型细长,拥有一条长的离谱的尾巴。体圆长细弱而不平扁,吻端稍尖窄,头鳞比较粗糙,表面凹凸不平。额鼻鳞较大,长大于宽。体背橄榄棕色或棕红色,尾部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