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栉龙:别名拟栉龙_似棘龙_副冠栉龙_沃克氏副栉龙_小号手副栉龙_短冠副栉龙,为鸟臀目、鸭嘴龙科、副栉龙属爬行动物,原产于北美洲,生活于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1922年命名。副栉龙属已发现3个成员: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小号手副栉龙、短冠副栉龙。当它们在暗夜或丛林中,就像变色龙一样,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掠食者发现。
副栉龙属植食性中大型恐龙,是鸭嘴龙类的典型代表。因头部修长的,向后弯曲冠饰而著名。专家推测,其冠饰可能是吸引异性的工具,或者为发声的共鸣器,或调节体温。可2足或4足方式行走,觅食多为4足行走,逃跑则多为2足。
体长9-11m,重可达3t以上。它头颅骨与冠饰可超过2m。它头冠中有一个细管,空气经过时会发出声音,副栉龙用它进行交流。前肢十分健壮,既可以在行走的时候支撑身体,又可以用来游泳和涉水。
群居性,有敏锐的听和嗅觉,发现危险会用头冠发出警报信号。
它们以植物为食,栖息地长着许多常绿树木、蕨类植物及少量开花植物。在进食的过程中,会保持警惕性,一旦发现敌害靠近,会迅速地逃离。它灰暗的皮肤也是躲避天敌有效的伪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