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

  • 荒漠巨蜥(7)

    荒漠巨蜥_沙漠巨蜥
  • 荒漠巨蜥:别名沙漠巨蜥,为蜥蜴目、巨蜥科、巨蜥属爬行动物,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经阿拉伯半岛、中亚沙漠地带至印度,包括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西南部等地。栖息于沙漠、沙丘或干燥的荒漠地带。

    外形野性十足,性情也比较粗暴。受到威胁时,会将身体与颈部膨胀,将身体弓起并发出低沉的嘶吼。尖锐的牙齿、细长的趾甲,是攻击敌物以及人类的主要工具之一。此外它还是挖土掘洞的高手。

  • 科目分类:巨蜥
    生存环境:沙漠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居住环境:洞栖
    最大体型:140cm
    性情分类:凶猛
    寿命年限:30年
    适宜温度:30℃±5℃
    食物饲料:肉食

  • 荒漠巨蜥形态特征 >

    全长110-140cm。吻端凹陷,鼻孔斜开,较接近眼窝。脚趾较短,尾巴圆或稍为扁平。头部的鳞片非常细小,背部鳞片细小及光滑。在颈部两侧的鳞片呈锥形。腹部鳞片光滑,共有110-125行。肤色多呈灰黄色,或多或少有一些褐色的斑纹。爆发能力较强,能以20km/h的速度,冲刺100-150m。属变温动物,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有夏眠的现象,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

  • 荒漠巨蜥生活习性 >

    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有时会以地面鸟类的巢穴为其居所。

  • 荒漠巨蜥饲养方法 >

    可忍受22-30℃的平均温度,热点必须维持在35-45℃,因此需要购买UVB灯。在安装此灯时,最好买个隔离套,因为沙漠巨蜥喜欢攀爬,不小心会烫到。沙漠巨蜥的牙齿是有毒的,因此在喂养时,需要格外的小心。食性广泛,以昆虫、小型脯乳动物、蜗牛、鸟类、蜥蜴、蛇类,其他动物的蛋和腐肉等为食,也吃其他毒蛇,本种对蛇的毒液具有特别的免疫力。人工饲养主要以乳鼠喂食。

  • 荒漠巨蜥雌雄分辨 >

    幼蜥有黄色圆点及深褐色的斑纹。

  • 荒漠巨蜥繁殖方式 >

    沙漠巨蜥繁殖方式为卵生,繁殖期在集中在每年的5-7月,每次产卵10-25枚,卵在29-31℃之间孵化,孵化期约120天。刚出生的小蜥蜴身体总长可达25cm,幼体出生后三年便达到性成熟。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p/huangmojuxi/

    • 其它相关主题

    • 眼斑巨蜥


      澳洲草原的顶级猎食者。常会用后腿站立,尾巴支撑地面,眺望远方的猎物及敌人。爆发力很强,短距离冲刺速度很快。相对科莫多龙或萨氏巨蜥显得较为细长。全身布满眼状斑纹,乍看确实很像眼睛,这也是它最典型特征之一。

    • 相思树巨蜥


      体色为灰色或深棕色,身体有6-7条深色的横向带状条纹,尾部颜色较浅,带状条纹则较不明显。小型穴居型巨蜥,野外常躲避于中空的树干内。从体型上看,是非常适合作为宠物饲养的巨蜥品种。

    • 砂巨蜥


      背部具有亮色斑点及大型黑色斑点并列。拥有很粗的尾巴,寻找食物时,可用尾巴做为支撑保持平衡,用后肢站立。它的牙齿如剃刀般锋利,可以轻易撕裂猎物。雄蜥拥有很强的领地性和野性。

    • 红树巨蜥


      鼻孔较接近吻部,体色以暗褐色或黑色为主,并均匀分布有黄或白色斑点。舌头为黑色,腹部颜色较为明亮,但无显著花纹。在各大动物园中较为常见,也被当成宠物来贸易。

    • 卡氏巨蜥


      头部较为细长,颈部及头侧方的鳞片较小及舌头呈红色。个体间的体色略有差异,喉部周围比其他部位颜色来的明亮,呈白、黄或粉红色。许多蜥蜴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

    • 科莫多巨蜥


      印尼国兽。地球现存最大的蜥蜴,性情十分凶猛,同类互相残杀及吃同类的幼体屡见不鲜。偶有攻击人类,2010年约有12人死于其咬伤的毒液。爆发力很强,奔跑速度极快,能瞬时加速到20-25km/h,但多食腐或伏击,很少追击猎物。

    • 扫码进入本网站

      关注公众号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