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

  • 阔褶水蛙(7)

    阔褶水蛙_阔褶蛙
  • 阔褶水蛙:别名阔褶蛙,为蛙形目、蛙科、水蛙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日本,我国栖息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栖息于海拔30-1500m的山区丘陵地带的水田及静水池塘中,模式产地在福建挂墩。1899年命名。

    体呈梭形,长而扁。皮肤粗糙,背部有稠密的痣粒或刺粒。繁殖期雄蛙会发出“唧、唧、唧”的鸣叫声,一般连续2-3次。产卵于水池或水田边缘水生植物上或岸边石块上,1000粒左右。蝌蚪生活于静水域内。

  • 科目分类:泽蛙
    生存环境:湿地
    颜色分类:褐色_黄色
    居住环境:两栖
    最大体型:5.5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6年
    适宜温度:25℃±4℃
    食物饲料:昆虫

  • 阔褶水蛙形态特征 >

    体长3.5-5.5cm。背侧褶甚宽厚与上眼睑等宽,褶间距窄。颌腺极明显。体背面黄褐色或橄榄褐色,杂以灰色斑,体两侧棕褐色,背侧褶棕黄或棕红色,四肢有横纹,体腹面浅黄色。上臂基部前方有深褐色斑。

  • 阔褶水蛙生活习性 >

    常出现在山旁水田、水池、水沟附近,很少在山溪流水内。白天隐匿在草丛或石穴中。

  • 阔褶水蛙饲养方法 >

  • 阔褶水蛙雌雄分辨 >

    雄性上臂基部上方有肱腺,有1对咽侧内声囊,第1指内侧具浅色婚垫。

  • 阔褶水蛙繁殖方式 >

    3月底,当气温17℃,水温达到12℃时,抱对进行繁殖,6月底繁殖结束。繁殖期3-6月,繁殖高峰4-5月。产卵在水边的水草或石块上,卵胶膜大,卵小,卵粒较分散。参加繁殖的阔褶水蛙雌雄个体数之比约为1:8,雄性明显多于雌性。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p/kuozheshuiwa/

    • 其它相关主题

    • 尖叶蛙


      背部色彩极富变化,分别具有淡灰或黄褐等单一颜色,灰背上布有红色或暗色斑纹,以及略带红色系的茶或暗灰色等。这么小的家伙一从卵里爬出来就能捕食自给自足,这场景可是真不多见。

    • 非洲巨蛙


      世界上最大的青蛙,蛙类中的“巨无霸”。强壮且弹跳力极佳,最高能跳到5m。有着三角形头部和扁宽的身体。背部具有绿褐色皮肤,上有颗粒状的疣粒。腹部皮肤呈浅黄绿色。后腿很长,前腿较短而粗壮,所有的脚都具有宽大蹼。

    • 弹琴水蛙


      体背面多为灰棕色或蓝绿色,有的个体有黑点。头长宽几相等,背侧褶间距宽,指端膨大,一般均有横沟。雄蛙有肩上腺,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鸣声为“咕、咕、咕”。呜叫时,整个咽喉部鼓胀。

    • 北美牛蛙


      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个体硕大,生长快,产量高,目前己遍及各大洲,是世界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

    • 青铜蛙


      只吃活饵,通常能到嘴巴里的食物都能解决掉。背外侧脊突出,与无侧脊的美国牛蛙形成对比。在不同环境下,颜色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有青铜色、棕色和浅绿色。某些稀少物种为蓝色。

    • 猪蛙


      形态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个体比一般青蛙大,但比牛蛙小,最大个体500g左右。蛙体扁平,头小巨扁,虽然后肢粗大发达,但不善于跳跃。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上等的食用蛙,现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

    • 扫码进入本网站

      关注公众号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