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绿树蟒(8)

    绿树蟒_蓝蛇_蓝血蟒
  • 绿树蟒:别名蓝蛇_蓝血蟒,为蛇目、蚺科、树蟒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及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岸附近,栖息于热带雨林及灌木丛间。1872年命名。绿树蟒与地毯莫瑞蟒是分布在相同区域的两个同科蛇种,彼此间经常出现生态上的竞争。树蟒主要栖息于树上,很少在地面活动,它一生大半时间在树木之上度过。

    蟒蛇中相当袖珍的品种,且无毒、颜色鲜艳华丽,习性独特,一出现在宠物市场,即受到追捧,是极为适合作为宠物饲养的品种。06年开始,大批人工繁殖的绿树蟒幼体进入市场,使它的价格越来越趋于平实。大名鼎鼎的蓝蟒是它的变种。

  • 科目分类:蟒蛇
    生存环境:雨林
    颜色分类:白色_绿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180cm
    性情分类:温和
    寿命年限:20年
    适宜温度:26℃±4℃
    食物饲料:肉食

  • 绿树蟒形态特征 >

    全长100-180cm,最高纪录为213cm。上唇具热源探测凹槽。颜色鲜绿,脊柱有一条蓝色条纹,周身零星分布白色或黄色的鳞片。也有部分产地的绿树蟒背部中央只有黄、白色鳞片组成的线条。会以身体环绕树枝往来回蜷,最后把头部垂在正中间位置,远看形状就像一个马鞍。这个独特的栖息姿态,与隶属蚺科并分布于南美洲的翡翠树蚺几乎是一样的,由于二者不论是外型还是栖息动作都如此相似,因此经常令人产生混淆。

  • 绿树蟒生活习性 >

    树栖夜行性小型蟒蛇。绿树蟒上唇的热窝较少,集中于上唇前方。

  • 绿树蟒饲养方法 >

    绿树蟒主要进食小型的哺乳类动物,例如鼠类等,有时亦会进食其它爬虫动物。虽然有很多文献指绿树蟒会进食鸟类,但事实上鸟类并不是绿树蟒的进食对象。绿树蟒的捕猎方式是静待于树枝上作伏击,看准机会后,迅速张开口将猎物咬住,然后整个身体以尾巴倒挂在树枝上为着力点向后拉拽,猎物被倒吊著缠绕几圈后,慢慢窒息死亡。绿树蟒一般确定猎物不再挣扎后,找到猎物头部,倒吊著进行吞咽。

  • 绿树蟒雌雄分辨 >

    同一窝孵化的绿树蟒幼体,可能同时出现各种颜色。幼体绿树蟒主要有淡黄、鲜红和砖红几种颜色。淡黄的个体背部有黑色为主的条纹,夹杂白斑。鲜红和砖红的个体背部条纹为白色为主,夹杂黑斑。幼体绿树蟒一般在出生后几个月至几年间,变换为成体的绿色调为主体色。个别产地的绿树蟒,成体后仍然会保持淡黄色的体色。

  • 绿树蟒繁殖方式 >

    卵生。每次大概能生产12-25枚蛇卵。母蛇会把蛇卵放置到树洞里,继而进行孵育。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p/lvshumang/


    • 其它相关主题

    • 阿拉伯沙蚺


      头部特别有趣,相比肯尼亚沙蚺,眼睛更靠近头顶,吻部更像是一把铲子。为了躲避天敌、捕食猎物活石躲避酷热的阳光,它会扭动身体,把自己隐藏在沙子下面,只露出一双萌萌哒、甚是可爱的小眼镜。是很不错的无毒爬宠。

    • 红沙蟒


      是较为原始的中型无毒蛇类,目前已有较多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不仅可作为观赏宠物爬虫,还能入药,肉还可食用,皮也能商用,经济价值很高。头、颈区分不明显,尾短、末端钝圆。当地人称其为“土棍子”或“两头齐”。

    • 东方沙蟒


      无毒,适合作为宠物饲养,与其他沙蟒不同,头部很长,眼位于头两侧,鼻孔位于前部。与其他沙蟒相比,并不擅长挖掘。体色多为褐色或焦糖色底色上有灰到深灰的方格花样。另一亚种呈白到米黄色,配有灰或者褐色的斑块。

    • 翡翠树蚺


      无毒的树栖蚺类,全身呈鲜明的绿色,背部有白色斑纹,两侧下边及唇鳞为黄色,腹面则为白色。细长的吻部鳞片内有热感应颊窝。同一窝幼蛇会呈绿色、红色、黄色或这些颜色的混合色,经过3-12月后,才逐渐转变为成蛇体色。

    • 亚马逊森蚺


      世界上最重的蛇,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无毒。2014年12月7日晚,美国某探险节目曾拿它实拍蛇吞活人,但当森蚺张开血盆大口咬到罗索里头部时,他便向助手发出求救信号,活吞录制过程戛然而止。

    • 肯尼亚沙蟒


      具有降低摩擦最小化的独特鳞片,这种特殊的鳞片结构,拥有抵抗磨损的材料特性梯度,此结构在较粗糙表面滑行运动时,可将摩擦所造成鳞片的磨损伤害最小化,如在沙中运动。无毒,可做为宠物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