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潮龟:别名马来西亚潮龟,为龟鳖目、地龟科、潮龟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野生于淡水河流的下游河口、沿海泻湖、红树林等会受潮汐影响的水域。
大型龟类,甲壳长度可达60cm,野生于河流下游或半咸淡水域。因它的蛋是柬埔寨皇家菜肴中的一道美味佳肴,所以曾在柬埔寨消失,后经保护,直到2001年被重新发现。2022年IUCN列为极危。
甲壳长可达63cm。鼻尖长而上翘、前爪四指。马来潮龟有着比巴达库尔龟更窄更尖锐的长鼻子,且雄性发情期也有着迥然不同的婚姻色。巴达库尔龟会在脖颈和前肢呈现出红色,马来潮龟的雄性则有着白色的虹膜。
雌龟会在筑巢和觅食地之间进行迁移。
植食性为主,红树林海桑属和露兜树属的小乔木植物、芋属的草本植物和水葫芦等是它们最爱的食物。
成年雄性比成年雌性体型小,可达50cm。在交配季节,雄性的头部、颈部和四肢变黑,虹膜从奶油色变为白色。
性成熟约需9年,一般雌龟体长达45cm,雄龟体长达40cm,即可繁殖。产季为每年的1-3月中旬,雌龟每年产卵1-3窝,每窝9-39枚,平均25枚左右。产下每窝间隔约1-11天,平均3.5天。孵化期60-9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