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鳄:别名窄吻鳄,为鳄目、鳄科、鳄属爬行动物,原产于南美洲、北美洲,是鳄科分布最北的成员,最北可到美国佛罗里达南部,向南可到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野生于淡水河流、湖泊、水库,也可在咸淡环境的汽水环境生存,例如河口和沼泽的红树林地区。在多米尼加共和国,也有美洲鳄生活在高盐湖中。1807年命名。2009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易危物种。
美洲分布最广的鳄鱼,它会打造复杂的洞穴系统,以便在低水位时提供避难所。洞穴入口至少被部分淹没,但不会完全淹没在水下。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它们就不会离开这个区域,交配季节除外。
体长2-3m,是体型中等的鳄鱼,腿短尾长,背部和尾部布满鳞甲。因口鼻部细长,又被称为窄吻鳄。眼睛有瞬膜和泪器保护。鼻孔、眼睛和耳朵都位于其头部顶部。成鳄的颜色为橄榄棕色,而幼鳄的则呈浅褐色。它们锋利的锯齿状牙齿互相交错。下颚有28-32颗牙齿,上颚有30-40颗牙齿。它们还具有保护性眼睑以及可以保持夜视能力的虹膜。美洲鳄的口鼻部比美国短吻鳄相对长且窄,比奥利诺科鳄宽,颜色比起其他鳄鱼要浅并且灰一些。
在陆地上时,通常用腹部匍匐而行,但它们也可以用脚行走。爬行最大时速可达16kg。在水里时,它们通过移动身体和尾巴的方式游泳,时速可达32kg,但不能长时间保持这个速度。美洲鳄挖掘水平很高,挖出的深洞穴用于居住和繁育。如果没有土壤,它们会用一堆堆蓬松的植被覆盖在蛋上面。浣熊常会将它们的巢翻个底朝天。
美洲鳄对温度的要求很高,长时间低于7℃的环境会死亡。鳄鱼通常依靠鸟类来帮自己清理寄生虫,有趣的是,美洲鳄靠鱼类来帮自己清理寄生虫。主要摄食鱼、蟹、海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会攻击牲畜。寿命据说最长可达100年,但可靠数据为60-70年。
雄鳄鱼体型大于雌鳄鱼。
8-10岁性成熟。每年1-2月交配。交配季节,雄鳄鱼之间常会发生争斗。雌鳄一窝产卵30-60个,孵期9-10周。通过放置在卵上的腐烂植物,产生热量使卵保持孵化温度。在此期间,雌鳄守护巢穴。快孵化时,雌鳄会增加访问巢穴的频率,并将头靠在巢上方,聆听幼鳄的声音。这些叫声提示雌鳄揭开巢穴的覆盖物。雌鳄会帮助幼鳄从卵中爬出来,并护送幼鳄下水。下水后它们就会迅速散开,随后就独立生活了。幼鳄死亡率很高,只有1/4可达到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