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尾角蜥:别名,为蜥蜴目、美洲鬣蜥科、角蜥属爬行动物,原产于北美洲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南部,经墨西哥州南部至德克萨斯州西部间。野生于干旱的稀草砂地。小型蜥蜴,角蜥属拉丁属名为蟾蜍体型,出现于1500万年钱,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远超人类,那时连哺乳类都尚未出现。同属经确认的角蜥共有14种,其中有8种分布在美国,其他6种则分布在墨西哥。
头部后方生有4枝短角,性情十分温和。当发现危险时,压低、撑圆身体,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酷似以可荒漠的大石头。国内外宠物市场上出现的角蜥,以圆尾角蜥、沙漠角蜥居多。其中沙漠角蜥的体色较为靓丽,变化也比较丰富。
全长8-10cm。头部长有冠状短角,但腹部间并无须状鳞列,尾根部较宽,末端会变细,呈圆形断面,腹部鳞片十分平滑。它伪装的技术十分高明,同时全身长满棘刺,对一般掠食者来说也有很强烈的吓阻作用,因此在野外可以说竞争力十足。
日行性,有外敌接近时,会将躯体压低,静待敌人离开。有冬眠习性,气温低时会将身体埋入砂中,晒太阳时会将身体摊成扁平状,以便吸收最大的热能,同时体色可以随温度及环境变化。
以蚂蚁为主食,但并不是任何蚂蚁都吃,主要是以收获蚁为主。收获蚁在美国有22种之多,全部分布在西部,只有一种在东部,正好与它的分布区吻合。收获蚁体型长可达1cm,这种大型蚂蚁含高量的蚁酸,是长期成功饲养角蜥不可或缺的养分。美国有专门繁殖场繁殖收获蚁,价格与蟋蟀差不多,一只角蜥一天可吃20-100只蚂蚁,花费颇为惊人,不过可以和蟋蟀及面包虫交替喂食。饲养时同样需要较强的光照。
雌雄辩别可以观察泄殖腔的凸起来决定雄性。在体型上雄性比较瘦小,雌性较肥大。
通常在冬眠后进行交配,在五月间产卵,雌性每窝产7-13颗卵,孵化期约50-60天。在同一年当中雌性可以产两窝卵,以小型蜥蜴来说算是十分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