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藁本:别名,为伞形目、五加科、泽芹属、伞形系列挺水水草,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俄罗斯、朝鲜、日本、中国,北美洲部分地区也有分布。野生于沼泽、湿草甸、溪边、湖边阴湿处。1788年命名。植株地上部分可入药,具散风寒、降血压之功效。最好保持全日照,这样植株才能新叶勃发,开花繁茂。当冬季来临后,植株虽地上部死亡,但地下部能够在冰层的保护下越冬。
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在日光充足的湖泊、池塘岸边生长良好。可用于布置园林水景,也可露地栽培或盆栽观赏。植株还可以提取香精油。栽培水层最好控制在3-5cm间。在进入花期后,勿使其遭受干旱。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20cm。有成束的纺锤状根和须根。茎直立,粗大,有条纹,有少数分枝,通常在近基部的节上生根。叶片轮廓呈长圆形至卵形,1回羽状分裂,有羽片3-9对,羽片无柄,疏离,披针形至线形,基部圆楔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部的茎生叶较小,有3-5对羽片,形状与基部叶相似。
喜强光、温暖,耐低温,适温20-25℃,气温低于10℃生长明显见缓。塘养宜选紧靠岸边、没有骤风急吹之地,宜选用富含腐殖质的黏质壤土。盆养可使用由腐叶、河泥、园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质,水体pH中性至微碱性。建议加入少量过磷酸钙。注意不要将其种得过深,否则对排水孔的中花盆作为定植容器。如果有条件,最好施用适量底肥,注意要用栽培基质把它们盖好,以免灼伤根系。每盆可放入2-3株种苗,观赏效果较好。
该种植物以播种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3-4月进行。亦可采用扦插法进行育苗。
花期8-9月,果期9-10月。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粗状,总苞片6-10,披针形或线形,尖锐,全缘或有锯齿,反折。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尖锐,全缘。花白色,萼齿细小,花柱基短圆锥形。果实卵形,分生果的果棱肥厚,近翅状。每棱槽内油管1-3,合生面油管2-6。心皮柄的分枝贴近合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