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菱背响尾蛇:世界体型最大最重的响尾蛇,美国十大致命毒蛇排名第3。它块头很大,毒液多且毒性很强,每年都有1-2人被响尾蛇咬伤而死亡。它最为可怕之处在于,死后一小时内,仍可以弹起袭击。即使头部切除后,仍有咬噬的能力。
菲律宾眼镜蛇:毒性极强,据说是眼镜蛇属毒性最强的品种,其神经性剧毒能让受害者1小时内迅速死亡。它的毒素严重影响神经讯号的输送,造成神经与肌肉之间联系的障碍,最终,中毒者会因为呼吸系统瘫痪而死亡。
莽山烙铁头蛇:我国特有的巨型管牙毒蛇,也是我国已知体型最大的毒蛇。蛇头略大呈三角形,看上去像是一块烙铁,故得名。身上有黄绿色斑纹,并杂以黑褐色网状鳞片,看上去五彩斑斓,对比比较强烈,整体看上去酷似落地的枯树叶。
眼镜王蛇:世界上最长的毒蛇,比其他毒蛇性情更凶猛。头颈转动灵活,反应极为敏捷,排毒量大,且毒性极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它的主要食物就是其他蛇类,所以它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蛇类,因此又被称为“蛇类煞星”。
银环蛇:黑白相间,环环相扣,极易辨认。毒腺虽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毒蛇排名第4,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排名前10。
黑曼巴蛇:世界上爬行速度最快的蛇类,堪称蛇类中的闪电,短距离时速可达16-20km。非洲最长的蛇,世界第2长的毒蛇,仅次于亚洲的眼镜王蛇,以恐怖的漆黑大口腔闻名遐迩,能释放神经性毒液,有非洲死神之称,十大毒性最强蛇类榜上有名。
东方虎蛇:十大毒蛇排名第4的大型毒蛇。发起攻击前,头和颈部膨胀成眼镜蛇的扁平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毒性虽不是最强,但更多出现在人类聚居区,成就了它伤人最多、澳大利亚最危险蛇类的臭名。
太攀蛇:根据毒理学研究报告,它是毒性最强、连续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陆地毒性排名第3。它咬一口产生的毒素约110毫克,这些毒液能杀死100个成年人、50万只老鼠。澳大利亚最大的毒蛇,曾造成过100%的临床致死率。
钩鼻海蛇:其毒性仅次于细鳞太攀蛇,虽属剧毒蛇类,但并不具备强烈的攻击性,且动作较慢。其毒性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约为眼镜蛇的4-8倍。1.5毫克的毒液就足以致命。其毒性发作有潜伏期,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
细鳞太攀蛇:经吉尼斯认证,地球上毒性强、攻击速度最快、最危险的蛇。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3头非洲大象。毒性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比眼镜王蛇强20倍。
以上评选只代表Sbike识百客动植物百科观点,若有遗漏望您留言补充,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注:本文为Sbike识百客动植物百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