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半滑舌鳎(5)

    半滑舌鳎_鰙鳎_鳎目_鳎板_牛舌头
  • 半滑舌鳎:别名鰙鳎_鳎目_鳎板_牛舌头,为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其他系列品种,原产于太平洋西部近海地区,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黄海、渤海较常见)、朝鲜半岛、日本。属于近海大型底栖暖温性动物,栖息于干泥沙质海底,只做近距离洄游。1873年命名。我国越冬场分布在渤海的中部和渤海海峡附近水深28m左右,越冬期间的水温在4-5℃范围内。

    我国传统名贵食用鱼类,因体长舌状侧扁的形态而得名。它前端钝圆,向后渐尖,内脏团小、出肉率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刺少、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它还具补气健脾、益气养血等功效,主治脾虚体弱。

  • 生存环境:海水
    最大长度:60cm
    形状分类:碟形
    颜色分类:褐色_灰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0℃±3℃
    酸碱范围:8.2±0.2(PH)
    硬度范围:8±2(DH)
    寿命年限:14年
    食物饲料:杂食

  • 半滑舌鳎形态特征 >

    体长30-60cm。头部呈半卵圆形,头高稍大于头长,吻部钝圆,吻长小于上眼至背鳍基距离,吻钩不达左侧前鼻孔下方。两眼位于头左侧中部稍前方,上眼后缘约位于下眼中央上方,眼间隔有鳞,小鱼较窄,大鱼较宽。左侧前鼻孔短管状,位于上颌中部上缘附近和下眼前方。后鼻孔位于眼间隔前半部,小孔状。右鼻孔位于上颌中部上方,远离。唇光滑,右侧较肥厚。两颌仅右侧有绒状窄牙群。无鳃耙。生殖突位于第1臀鳍条右侧,游离。

  • 半滑舌鳎饲养方法 >

    平时游动甚少,惰性强,行动缓慢,多垫伏在海底泥沙中,无互相残食现象,觅食时不跃起,匍匐于底部摄食。在自然海区中主要摄食底栖虾类、蟹类、小型贝类及沙蚕类等。人工育苗饵料系列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成体-配合饲料,幼鱼可转换成配合饲料进行培育。

  • 半滑舌鳎雌雄分辨 >

  • 半滑舌鳎繁殖方式 >

    属秋季产卵型鱼类,自然繁殖季节为9-10月。集群性不强,产卵期间集群性也不强,因此导致产卵场非常分散,相对中心产卵场分布在河口附近,水深8-10m之间。雌性生殖腺极为发达,怀卵量很高,雄性精巢体积小,极不发达。性成熟的雄鱼精巢其体积或重量都只有成熟卵巢的1/900-1/200。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x/banhuasheta/


    • 其它相关主题

    • 食舌海虱

      食舌海虱


      世界上最神奇、最恐怖的寄生生物之一。它是人类首次发现寄主能完全取代器官的寄生方式。幼虫期进入鱼类口腔,附着于鱼的舌头上,吸食鱼的血液,鱼舌萎缩后,将尾部与鱼舌连接起来,代替鱼舌工作,由寄生转为共生。

    • 圆斑星鲽

      圆斑星鲽


      是我国名贵的食用鱼类,个体大,生长快,肉厚实,肉质细嫩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市场售价高。我国山东一带流传着“春花秋鳎”的谚语,其“花”指是“花斑宝”即星鲽,“鳎”指的是半滑舌鳎。

    • 大菱鲆

      大菱鲆


      北大西洋沿岸的名贵的食用鱼类,鱼体中部肉厚,全身除中轴骨外无小刺,内脏团小,出肉率高,味道鲜美。其成鱼体型怪异,幼鱼色彩绚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强,喜伏伏水底,很少游动。

    • 庞贝蠕虫

      庞贝蠕虫


      科学家曾对它附近的水域温度进行测量,发现最高竟达105℃。据说它还是能短暂承受最高81℃的高温,成为了地球上已知最耐高温、最耐温差的动物。在发现它之前,公认最耐热的动物是生活在撒哈拉大沙漠的撒哈拉银蚁。

    • 大西洋鲱

      大西洋鲱


      吉尼斯记录认证世界最壮观的集群鱼类,常聚集千万个体的大群,横渡大洋。它还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经济、食用鱼类,可供鲜售、冷冻、盐干及盐渍,也可加工罐头、鱼干、鱼饵、鱼粉、鱼油等,还可提制鱼精蛋白、脱氧核苷酸、精氨酸等药物。

    • 远东拟沙丁鱼

      远东拟沙丁鱼


      分布非常广泛,且繁殖力强、生长快,是沙丁鱼家族中,产量最高的品种,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沙丁鱼主力大军。它营养价值高、肉质鲜嫩、脂肪含量较高,清蒸、红烧、油煎及腌干蒸食均味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