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滑舌鳎:别名鰙鳎_鳎目_鳎板_牛舌头,为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其他系列品种,原产于太平洋西部近海地区,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黄海、渤海较常见)、朝鲜半岛、日本。属于近海大型底栖暖温性动物,栖息于干泥沙质海底,只做近距离洄游。1873年命名。我国越冬场分布在渤海的中部和渤海海峡附近水深28m左右,越冬期间的水温在4-5℃范围内。
我国传统名贵食用鱼类,因体长舌状侧扁的形态而得名。它前端钝圆,向后渐尖,内脏团小、出肉率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刺少、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此外,它还具补气健脾、益气养血等功效,主治脾虚体弱。
体长30-60cm。头部呈半卵圆形,头高稍大于头长,吻部钝圆,吻长小于上眼至背鳍基距离,吻钩不达左侧前鼻孔下方。两眼位于头左侧中部稍前方,上眼后缘约位于下眼中央上方,眼间隔有鳞,小鱼较窄,大鱼较宽。左侧前鼻孔短管状,位于上颌中部上缘附近和下眼前方。后鼻孔位于眼间隔前半部,小孔状。右鼻孔位于上颌中部上方,远离。唇光滑,右侧较肥厚。两颌仅右侧有绒状窄牙群。无鳃耙。生殖突位于第1臀鳍条右侧,游离。
平时游动甚少,惰性强,行动缓慢,多垫伏在海底泥沙中,无互相残食现象,觅食时不跃起,匍匐于底部摄食。在自然海区中主要摄食底栖虾类、蟹类、小型贝类及沙蚕类等。人工育苗饵料系列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成体-配合饲料,幼鱼可转换成配合饲料进行培育。
属秋季产卵型鱼类,自然繁殖季节为9-10月。集群性不强,产卵期间集群性也不强,因此导致产卵场非常分散,相对中心产卵场分布在河口附近,水深8-10m之间。雌性生殖腺极为发达,怀卵量很高,雄性精巢体积小,极不发达。性成熟的雄鱼精巢其体积或重量都只有成熟卵巢的1/9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