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大寄居蟹(6)

    大寄居蟹_虾怪_方腕寄居蟹
  • 大寄居蟹:别名虾怪_方腕寄居蟹,为十足目、寄居蟹科、寄居蟹属、蟹类系列品种,原产于太平洋亚热带沿海地区,中国(渤海湾、黄海、东海)、韩国、日本、北美太平洋沿岸等地。1851年命名。常居住于香螺、脉红螺、骨螺、玉螺、蛾螺壳内,与环唇沙蚕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B1、B2、烟酸等,此外还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入药活血散淤、滋阴补肾、利小便。可治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眩晕耳鸣、腰膝疫软、多尿遗尿、淋巴结核等。

    野生于20-200m底层水域,属深水冷水蟹品种。经济价值较高,可食用,特别是大螯的肉味鲜美,海可加工蟹酱。营养价值较高,还可入药。沿海渔民常取其腹部做钓饵,诱捕黑鳙、真鲷等鱼类。

  • 生存环境:海水
    最大长度:20cm
    形状分类:其他
    颜色分类:褐色_红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1℃±2℃
    酸碱范围:8.2±0.2(PH)
    硬度范围:8±2(DH)
    寿命年限:10年
    食物饲料:杂食

  • 大寄居蟹形态特征 >

    头胸甲长5cm左右,前部宽大于长,表面平滑,额部侧突后方附近有两簇毛。额角短,比两侧角略高。眼柄较短,短于第二触角柄。眼鳞短小,近末端具刺。第二触角棘三棱形,略抵达触角柄的末端,其内缘锯齿状,表面光裸,彩红色。右螯足显著大于左螯足,表面无毛。左螯足细小,左螯背面平坦,密覆小刺或刺状疣突。第1、2步足长于右螯足,各节上缘具尖锐颗粒。

  • 大寄居蟹饲养方法 >

    可在海底或沙滩上爬行,主要以海藻为食。

  • 大寄居蟹雌雄分辨 >

    雄性具3个单枝型腹肢,雌性具4个单枝型腹肢。其雄性精荚具有“包装”机制,通常是2-3个管状精荚囊锚定在一个底座上,构成一个单位,囊中充满了形态奇异的精子。

  • 大寄居蟹繁殖方式 >

    卵生。大寄居蟹的性成熟年龄及生殖期不详。体外受精,抱卵发育孵化,于每年2-4月能见到抱卵个体,产卵量为0.3-2万粒/尾,卵径0.5-0.6毫米。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x/dajijuxie/


    • 其它相关主题

    • 橙脚寄居蟹

      橙脚寄居蟹


      身体与各肢为橙红色,生有刚毛,布满了蓝白色的斑点。螯肢左右大小不同,左边的略大,用来捕抓食物。对珊瑚缸有一定的危害,它会吃掉管虫、软体动物和鱼。也会吃藻类,在缸里会过滤底沙寻找食物。

    • 宽钳寄居蟹

      宽钳寄居蟹


      可作为观赏蟹家庭饲养,能与花虫海葵建立共生关系,共同分享一个贝壳。它会靠近岩石附近的海葵群,让海葵附生在其寄居的螺壳上。花虫海葵附在贝壳上,给寄居蟹提供伪装及保护,而宽钳寄居蟹可与花虫海葵共同分享食物。

    • 鹿角寄居蟹

      鹿角寄居蟹


      习性与形态都十分特殊的寄居蟹,需要特别的照顾,建议有经验的水族爱好者饲养在深沙床的水藻生态缸中。它以鹿角珊瑚的碎枝杈为寄居场所,因此得名。它是硬骨珊瑚搬的最佳运工之一,对珊瑚礁品种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 澳洲寄居蟹

      澳洲寄居蟹


      体色呈淡啡色、淡黄色,也是常见的宠物寄居蟹品种。在澳洲当地十分常见,很容易被腐坏的食物所吸引,例如沙滩上的死鱼,甚至是家庭的剩菜。陆寄居蟹属是个较为庞大的家族,大多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沿海地区。

    • 凹足寄居蟹

      凹足寄居蟹


      体色有多种变化,由暗红色到灰褐色或是花纹杂色都有,但永远不变的是引人注目的鲜红色触须。它眼柄有轻徵弯曲,是其他寄居蟹没有的。因为它更多在内陆生活,所以相较于其它寄居蟹,更加耐干旱,更适合作为宠物,更容易人工饲养。

    • 草莓寄居蟹

      草莓寄居蟹


      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因常年寄居于螺壳内而得名。它的习性和磨样都十分Q萌可爱,现在已经成为了家庭宠物中的热门品种。野生情况下,常常背着重重的螺壳在沙滩上小心翼翼的寻觅食物,属杂食性动物,被形象的成为“沙滩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