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别名多宝鱼_蝴蝶鱼_瘤棘鲆_欧洲比目鱼,为鲽形目、菱鲆科、菱鲆属、其他系列品种,原产于大西洋东部,欧洲沿岸,从墨西哥湾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北欧南部直至北非北部,黑海、地中海沿岸。1758年命名。自20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以来,己成为欧洲重要的商业化养殖鱼类,现也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性格温驯,食性较牙鲆温和,互相残食现象较少。喜集群游向水面摄食,饱食后迅速下潜静卧水底。
北大西洋沿岸的名贵的食用鱼类,鱼体中部肉厚,全身除中轴骨外无小刺,内脏团小,出肉率高,味道鲜美。其成鱼体型怪异,幼鱼色彩绚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强,喜伏伏水底,很少游动。
身体扁平,呈菱形,由于背、臀鳍较宽,所以整体观又近似圆形尾鳍宽而短,背鳍与臀鳍无硬刺。两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呈灰褐色、深褐色,有黑色和咖啡色的花纹隐约可见,会随环境变化而变更体色的深浅,体表有少量皮刺。无眼侧呈白色,光滑无鳞。皮下、鳍边含有胶质。头部较小,占鱼体比例小,口裂中等大,比牙鲆小,其牙齿细短而且不锋利。鱼体中部肉厚,全身除中轴骨外无小刺,出肉率高。内脏团小,位于腹腔前位。
适盐性较广,能耐低氧,是冷水性深海底层鱼类,能短期耐受0℃和30℃的极端水温。在自然海区营底栖生活,为底栖动物食性。幼鱼期摄食甲壳类和多毛类,成鱼期摄食小鱼、小虾、贝类等。苗期投喂轮虫、卤虫,配合微颗粒饲料。成鱼投喂新鲜杂鱼、冰鲜杂鱼或配合饲料。在最适温度15-19℃条件下,保证饵料的优质和充足,5cm鱼苗入池养殖一年,体重可达800-1000克,第2-3年生长速度加快,一般年增长速度可以超过1千克。3-4龄鱼体重可达5-6kg。
性腺位于腹腔下后方,成熟期性腺由后向前不断膨大,以致充满整个腹腔,而将内脏团挤于腹腔前位上方。
野生雌性3龄性成熟,重2-3kg,体长40cm左右。雄鱼2龄性成熟,体重1-2千克,体长30-35cm。自然繁殖季节5-8月,盛期为7月,产卵场水温12-15℃,高峰期14℃左右,产卵场为水深为80-150米的沙泥底质海区。平均每千克体重的怀卵量约100万粒。大菱鲆卵呈正圆球形,无色透明。中央有油球1个,无色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