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彭氏豆丁海马(4)

    彭氏豆丁海马_
  • 彭氏豆丁海马:别名,为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海龙系列品种,原产于太平洋印尼、台湾绿岛等地附近海域。

    极小型的海马品种,体色呈白、粉红或淡黄色,躯干部位偶具有红色线条,尾部具有红色条纹。栖息于珊瑚藻或水螅上,通常成对在一起,摄食浮游性动物。

  • 生存环境:海水
    最大长度:1.8cm
    形状分类:其他
    颜色分类:红色_黄色
    活动区域:中下
    饲养难度:很难
    性情习性:温和_缓慢
    适宜温度:24.5℃±2℃
    酸碱范围:8.2±0.2(PH)
    硬度范围:8±3(DH)
    寿命年限:3年
    食物饲料:肉食

  • 彭氏豆丁海马形态特征 >

    体环12,尾环26-28,背鳍14鳍条,胸鳍9-10鳍条。臀鳍极小或无,吻长中等,不具前方彭大部位,下腹部体环较不硬化。头冠略尖且上扬,鳃孔几乎完全愈合,体表及尾部具有排列松散的结节,第五结体环后部具有增大的背脊,上方具有分叉的细丝。

  • 彭氏豆丁海马饲养方法 >

    为广盐性鱼类,在10-3‰的盐度范围内均能生活。初生苗对盐度适应能力差,一般要求盐度在15‰以上。饲养温度通常为16-28℃之间,最适水温为26℃左右。

  • 彭氏豆丁海马雌雄分辨 >

    雄鱼幼儿囊位于肛门前。

  • 彭氏豆丁海马繁殖方式 >

    卵胎生。在长时间低盐环境中,亲海马不能正常繁殖,盐度在10‰以上方可。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x/pengshidoudinghaima/


    • 其它相关主题

    • 昆士兰海马

      昆士兰海马


      虽行动迟缓,却能通过伪装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动迅速、善于躲藏的桡足类生物。与陆地生长的变色龙颇为相似,眼睛可以各自独立活动。因国际限制其贸易,所以非常少见。

    • 蒙地贝罗海马

      蒙地贝罗海马


      特点最为鲜明的海马品种,无论从形态斑纹上,都与非洲草原的斑马非常相似,非常容易与其他品种辨识区分。布满身体的棘刺顶端常为鲜黄色,非常漂亮。

    • 膨腹海马

      膨腹海马


      是所有已知海马属中最大的品种之一,栖息于深度可达100m的礁石区,它们大多时候生活在更深的水中附着在到海绵上,或随着海草游动。不像大多数种海马,大腹海马比较擅长游泳,一天可以游几百米。

    • 软珊瑚海马

      软珊瑚海马


      属于群居海洋鱼类品种,1993年首次在红海被发现,体形迷你袖珍,非常微小,最大长度不超过2.4cm,会隐藏在珊瑚从中,充分利用体色进行伪装,有时会让人难以发现。有贯穿身体的棕色长条纹,身体凸起的棘刺多为褐色到黑色。

    • 塞氏豆丁海马

      塞氏豆丁海马


      于2014年被首次发现,是已知最小的海马品种,颜色通常呈深褐色,其肩部覆盖着一块大红色补丁状斑纹。注意观察,可看到一根根活动的棘条。这些棘条能在一秒钟内,来回活动七十次的速度。

    • 三斑海马

      三斑海马


      头与躯干成直角,形似马头,背部第1、4、7节的段棘基部各有1黑斑点,颊部有钩状刺。它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由雄性孕育后代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