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海绵:别名红球海绵_穿孔海绵,为海绵纲、小轴海绵科、Psuedaxinella、其他系列品种,原产于印度洋。海绵动物的捕食方法是用一种滤食方式,单体海绵体壁上的每一个小孔都是一张“嘴巴”。海绵动物通过不断振动体壁的鞭毛,使含有食饵的海水不断从这些小孔渗入腔内。在内壁有无数的领鞭毛细胞,由基部向顶端螺旋式地波动,从而产生同一方向的引力。当海水从体壁渗入时,水中的营养物质便被领鞭毛细胞捕捉后吞噬。经过消化吸收,从出水口排出不消化的物质。
卵生的多孔动物,这个品系的大多数品种都呈现红、黄和橘色。对水质要求很高,相较于其他海绵品种,水流要相对弱一些。海绵虽属动物,但却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着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从流过身边的海水中获取食物。
海绵动物的体壁内长着具有支持作用的针状骨骼:骨针。根据骨针的性质,可以分为钙质海绵和非钙质海绵两大类。
海绵动物鞭毛的摆动需要耗能,对于营固着生活的海绵动物,从食物中获得的化学能来之不易。所以海绵动物总是生活在有海流经过的海底,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完善了一套利用天然流体流动能的本领,从而节约了食物的化学能。多孔动物的共生物中最重要的是单细胞或多细胞藻类。海绵给藻类提供保护和代谢废物,而藻类供给海绵氧气,藻死亡后也可作为海绵的食物。
海绵的繁殖方式通常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无性生殖是以出芽生殖为主,多发生在海产种类中。出芽时亲本的变形细胞,一些原细胞由中胶层迁移到母体的顶端表面聚集成团,然后发育成小的芽体,随后脱落到底部发育成新海绵,或与母体相连形成群体。淡水海绵及少数海产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芽球(gemmule),也被认为是一种无性生殖,个体中的原细胞摄食了大量的物质之后聚集成团,外面包围一层造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