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塞氏豆丁海马(5)

    塞氏豆丁海马_塞氏海马
  • 塞氏豆丁海马:别名塞氏海马,为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海龙系列品种,原产于太平洋菲律宾附近海域。

    于2014年被首次发现,是已知最小的海马品种,颜色通常呈深褐色,其肩部覆盖着一块大红色补丁状斑纹。注意观察,可看到一根根活动的棘条。这些棘条能在一秒钟内,来回活动七十次的速度。

  • 生存环境:海水
    最大长度:1.3cm
    形状分类:其他
    颜色分类:橙色_褐色
    活动区域:中下
    饲养难度:很难
    性情习性:温和_缓慢
    适宜温度:22℃±2℃
    酸碱范围:8.2±0.2(PH)
    硬度范围:8±3(DH)
    寿命年限:3年
    食物饲料:肉食

  • 塞氏豆丁海马形态特征 >

    头侧扁,头每侧有2个鼻孔,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鱼体粗侧扁,完全包于骨环中。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张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动物为食物,眼睛可以分别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后转动。胸腹部凸出,躯干部由10-12节骨环组成。尾部细长呈四棱形,尾端细尖,能卷曲握,常呈卷曲状。

  • 塞氏豆丁海马饲养方法 >

    其背鳍端波浪形抖动,能迅速的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其能乘着此进行波,自由自在地作前后或上下的移动。不游动的时候,它会把尾巴搭在活石、藻类或者人工装饰物上。

  • 塞氏豆丁海马雌雄分辨 >

    雌雄鉴比较简单,雄鱼有腹囊(俗称:育儿袋),而雌鱼没有腹囊。

  • 塞氏豆丁海马繁殖方式 >

    雄鱼尾部腹侧具育儿囊,卵产于其内进行孵化,一年可繁殖2-3代。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x/saishidoudinghaima/


    • 其它相关主题

    • 膨腹海马


      是所有已知海马属中最大的品种之一,栖息于深度可达100m的礁石区,它们大多时候生活在更深的水中附着在到海绵上,或随着海草游动。不像大多数种海马,大腹海马比较擅长游泳,一天可以游几百米。

    • 彭氏豆丁海马


      极小型的海马品种,体色呈白、粉红或淡黄色,躯干部位偶具有红色线条,尾部具有红色条纹。栖息于珊瑚藻或水螅上,通常成对在一起,摄食浮游性动物。

    • 软珊瑚海马


      属于群居海洋鱼类品种,1993年首次在红海被发现,体形迷你袖珍,非常微小,最大长度不超过2.4cm,会隐藏在珊瑚从中,充分利用体色进行伪装,有时会让人难以发现。有贯穿身体的棕色长条纹,身体凸起的棘刺多为褐色到黑色。

    • 三斑海马


      头与躯干成直角,形似马头,背部第1、4、7节的段棘基部各有1黑斑点,颊部有钩状刺。它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由雄性孕育后代的动物。

    • 萨托米豆丁海马


      世界上最小的海马品种之一,被当地导潜员发现,并以其名字命名,被选为2009年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物种探索研究所和国际分类学家委员会描述的“十大新物种”之一。

    • 太平洋海马


      大型海马品种,头部与体侧有明显的白色纹路,相对光滑。动作缓慢并通过模仿周围环境来伪装自己,可出其不意的偷袭猎物,也使掠食者无法发现它们。颜色多变,常呈栗红色、灰色、黄色和金色带有细细的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