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天皇蝶鱼:别名三角蝴蝶鱼,为鲈形目、蝴蝶鱼科、蝴蝶鱼属、蝴蝶系列品种,原产于印度洋,马达加斯加至安达曼海以及印尼附近群岛。野生于水深1-25m的泻湖和面海珊瑚礁区。1831年命名。成鱼通常生活在轴孔珊瑚、鹿角珊瑚附近,多半成对生活,具一定的领域性,常成对在领地来回巡视,幼鱼则单独生活在珊瑚枝芽间。体侧密布浅黄色和蓝灰色交替的“人”字形细纹,尾柄黑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尾鳍黑色,末端和尾柄端都有黄色边缘。
外形虽然非常漂亮,由饲养难度颇高。外观和颜色都和天王蝶鱼相似,除去个体差异的条纹和颜色差别外,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三角蝴蝶鱼尾鳍的黄色弯月形条纹。面部浅黄色,有三条红色至棕色的垂直条纹分别位于嘴部、眼睛和鳃盖边缘。
体长12-16cm。成鱼呈卵圆形,侧扁,头部上方轮廓平直,鼻区处稍内凹。吻尖,但不延长为管状,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体被中型鳞片,背鳍单一。体乳白色,体侧具十数条灰蓝色箭状条纹。头部另具三条橙红色至黑色弧带,第一条在吻部。第二条为眼带,眼带窄于眼径,且向后延伸达腹鳍前缘。第三条由背鳍硬棘后方经鳃盖至腹鳍后缘,以上三条黑色带间均为白色至浅黄色。背鳍软条后缘及臀鳍软条后缘为黄绿色,尾鳍后端具白缘。
人工饲养有一定的难度,很难接受水族箱环境,野生以以鹿角珊瑚属的珊瑚虫为食,人工饲养需使用训饵的方法,让他们习惯吃生饵及冷冻虾肉。需要注意的是,生饵要杀菌消毒后才能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