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拟沙丁鱼:别名斑点莎脑鱼,为鲱形目、鲱科、拟沙丁鱼属、其他系列品种,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东部,野生于水深0-200m的较深水域。因个体小、产量高,保鲜难度大,多做鱼粉原料,各地也在研制加工鱼羔、酋丸、鱼卷、鱼香肠等多种方便食品。在烹调时,先将其用盐腌一下,然后再放入啤酒里煮30分钟,这样可去除沙丁鱼的腥臭味。它拥有5个双键的长链脂肪酸,可防止血栓形成,对治疗心脏病有奇效。此外,它还可提炼鱼油、制革、制皂、金属冶炼,也可制作鱼粉作为饵料。
分布非常广泛,且繁殖力强、生长快,是沙丁鱼家族中,产量最高的品种,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沙丁鱼主力大军。它营养价值高、肉质鲜嫩、脂肪含量较高,清蒸、红烧、油煎及腌干蒸食均味美可口。
体长30-45cm。体长而稍侧扁,呈梭形,背腹两缘近平直,腹部较钝圆。头中大,侧扁,吻端稍尖。口较小,前位,稍斜裂。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齿细小。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平,有棱形印迹。鳃盖骨不平滑,有数条放射状棱纹。鳃孔宽大。体背青绿色,体侧上方稍淡,侧下方及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2列小斑点,腹鳍起点约在背鳍基底中部下方。背鳍有软条,臀鳍细小。背鳍、胸鳍和尾鳍浅灰色,臀鳍和腹鳍银白色。
海洋冷温性中上层鱼类,常在外洋大群集结,一群鱼有4-5万尾十分常见。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和硅藻等。由于沙丁鱼在晚间会被光亮吸引。所以捕捞者一般采用灯光围网、流刺网、大拉网和定置网等捕捞。
一般2龄鱼即成熟,产卵期5-6月间,绝对生殖力为3-10万粒,浮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