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螺蛳(4)

    螺蛳_蜗斗牛
  • 螺蛳:别名蜗斗牛,为中腹足目、田螺科、螺蛳属、螺贝系列品种,原产于亚洲中国特有,仅分布于云南地区,包括滇池、洱海、杨宗海、异龙湖、抚仙湖都有。野生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单壳贝类,是人们餐桌上的佐酒河鲜佳肴。因经济价值高,造成捕捞过渡,加上湖泊污染严重,在云南曾经到处都是的螺蛳已经非常少见了。据悉,我国计划将其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它肉味鲜美,雄性生殖腺(螺黄)更是人们喜食的佳品。与田螺的亲缘较近,但它不像田螺分布于世界各地,它是我国的特产,也不像田螺在水田便可以采到,它在湖底匍匐生活,必须用特制的的拖网才能捕到,是很珍稀的河鲜佳品。

  • 生存环境:中性
    最大长度:7cm
    形状分类:其他
    颜色分类:黄色_棕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中等
    性情习性:温和
    适宜温度:23℃±4℃
    酸碱范围:7±0.4(PH)
    硬度范围:14±4(DH)
    寿命年限:5年
    食物饲料:杂食

  • 螺蛳形态特征 >

    体型较大,壳高可达7cm以上,重量约55g左右。外形呈圆锥形或塔圆锥形,壳面有棘状或乳头状突起,或仅有光滑螺棱。厣为角质薄片。螺蛳的形状很像田螺,它也有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不过它的贝壳表面不像田螺那样光滑,而生长着许多旋转的肋纹。肋纹有的形成棘,有的形成珠状的突起,形状随种类而有差异。螺蛳的种类不多,其中滇池产的一种称为螺蛳,杨宗海产的一种叫杨宗海螺蛳,而蒙自、石屏等地出产的一种叫光肋螺蛳。它们的形态都有所不同。

  • 螺蛳饲养方法 >

    以宽大的足部匍匐于湖底。适温20-25℃,15℃以下或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 螺蛳雌雄分辨 >

    螺蛳也是雌雄异体的,雌雄性在外表也可以从触角的形状区别出来。

  • 螺蛳繁殖方式 >

    雌雄异体,卵胎生,全年皆可繁殖。卵在母体的育儿室中受精发育,待生长成幼体以后才排出体外。但不同的是田螺每一胎有胚好几十个,而螺蛳每一胎一般只有3-7个胚,繁殖能力要比田螺差得多。螺蛳雌体的数目较多,如果雄体有100个,雌体大约就有160个。刚刚生出来的螺蛳幼体,螺壳只有三层。生出后生长很迅速,不到一年便可以达到性成熟了。螺蛳虽然每胎产仔不太多,但它生出的时候就已经具有坚固的螺壳,能够独立生活,因此它的幼体的成活率较高。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y/luosi/


    • 其它相关主题

    • 黄金螺

      黄金螺


      与我国南方入侵物种福寿螺是近亲,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漂浮,遇干扰会排气迅速下沉。外壳呈现黄金般金黄色,因此得名。

    • 神秘螺

      神秘螺


      体型较大的淡水观赏螺,壳体颜色多彩、花纹多变、五颜六色、花花绿绿,常见的有白色、黄色、紫色、蓝色等,经杂交又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个体。

    • 月光螺

      月光螺


      不折不扣的草缸割草机,有人戏称他能在一个月内,把草缸内的水草消灭干净,所以叫做月光螺。

    • 田螺

      田螺


      田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维生素A、B1、B2、D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是深受国内食客喜爱的淡水水产品,特别是我国南方把它作为席上佳肴。还有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

    • 红线锡伯鲶

      红线锡伯鲶


      属于中大型巡游鲶,对光线不敏感,巡游性极强,喜欢在鱼缸内结群游动,群养效果相当不错。它生性贪食,对任何食物都有很强烈的兴趣,为鲶鱼收藏玩家不可错过的一个品种。

    • 大鳍鳠

      大鳍鳠


      中型底栖肉食性鱼类,夜间觅食,较为凶猛,它肉质细嫩、骨刺少、营养价值高,鱼肉富含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是优质的食用鱼,经济价值较高,也是深受垂吊爱好者喜爱的垂吊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