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欧洲鳇(6)

    欧洲鳇_欧洲鲟
  • 欧洲鳇:别名欧洲鲟,为鲟形目、鲟科、鳇属、鲟形系列品种,原产于欧洲里海、亚速海、黑海和亚得里亚海以及流入上述海域的河流。1758年命名。洄游性鱼类,在海水水域,主要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地带,其垂直分布决定于食物的分布。可以潜入180m的深处。

    鲟鱼卵才是国际认可、最美味的鱼卵,是生产鱼子酱的极品,而欧洲鳇是鲟鱼中最大的一种,体型在世界淡水鱼类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它一次产卵七百多万颗,每颗卵重约30毫克,堪称活着的印钞机,被誉为世界经济价值最高的淡水鱼。

  • 生存环境:汽水
    最大长度:600cm
    形状分类:梭形
    颜色分类:青色_棕色
    活动区域:底层
    饲养难度:较难
    性情习性:凶猛
    适宜温度:18℃±4℃
    酸碱范围:7.2±0.3(PH)
    硬度范围:12±4(DH)
    寿命年限:50年
    食物饲料:肉食

  • 欧洲鳇形态特征 >

    大型鲟类,体长可达600cm、重1000kg。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嘴大,呈星月形,开口向前,吻须扁平,左右鳃膜相互连接;吻须呈叶状,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无背鳍后骨板。背部和体侧呈灰色,有时黑色,向下逐渐转为白色。其腹部白色,吻为黄色。在骨板行间分布有大量小骨板和细粒。在年龄较大的个体中,侧骨板和腹骨板藏于皮下。

  • 欧洲鳇饲养方法 >

    生长速度较快。幼鲟主食水生昆虫幼体,也食甲壳类。达到2cm时才开始捕食鱼类。欧洲鳇捕食的鱼类包括中上层鱼类和底栖鱼类,共达30多种。甚至捕食水鸟和海豹的幼体。产卵洄游期间也捕食。欧洲鳇的生长速度与食物供应有关,在亚速海,5年龄、10年龄和20年龄欧洲鳇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5kg、45kg、1040kg。

  • 欧洲鳇雌雄分辨 >

  • 欧洲鳇繁殖方式 >

    11-20年性成熟。雄鲟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2年左右,雌鲟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8年左右。雄鲟比雌鲟较先达到产卵场。在产卵洄游期间和产卵期间,亲鱼常常跃出水面。产卵后,10-13℃水温下的出膜时间为199小时,刚出膜的仔鱼全长1-1.3cm,出膜后17-24天全长2-4cm,卵黄囊消失,进入外源营养期。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y/ouzhouhuang/


    • 其它相关主题

    • 白鲟

      白鲟


      我国体形最大的淡水鱼,吉尼斯认证,世界体型最大的溯河洄游鱼类。最凶猛的淡水鱼类之一,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南京曾捕获一尾长7m,重1t的个体。我国1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2020年1月2日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正式灭绝。

    • 长吻鲟

      长吻鲟


      北美洲特有的大型鱼类,常出现在大型河流,流速中等、浮游动物丰富的河段,很少出现在小支流中。1994年开始,引入我国,投放于河南、江西、湖南、湖北等5座水库之中,生长良好。

    • 达氏鳇

      达氏鳇


      性情凶猛的大型肉食性鱼类,寿命可达50年以上,体长最大可达5.6m,重可达1t,有“淡水鱼王”之称。它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软骨食之可口,且具有保健功能,其“鱼子酱”为上等佳肴,被誉为“黑色黄金”。

    • 达氏鲟

      达氏鲟


      长江中上游的中型经济鱼类,肉味丰腴,鱼卵经盐渍后尤为美味。纯淡水定居,略有集群,是广温性洄游鱼类,但并不作远距离洄游。达氏鲟、中华鲟、白鲟均为我国特有珍贵鱼类,有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之称,科研价值极高。

    • 高首鲟

      高首鲟


      北美地区最大的鲟鱼种类,是遗传学上相对独立的种群。据说体长最长可长达670cm、重810kg,最大年龄可达80年,这些传说中的数据仍有待验证。其江海洄游为非必需,哥伦比亚河建坝以来,高首鲟已形成了陆封种群。

    • 裸腹鲟

      裸腹鲟


      溯河洄游,肉食性鱼类。成鱼洄游在强水流环境下产卵,在石头或砾石底部的大河和深河的主要河道中孵化。幼鱼栖息于淡水河流的浅水区域。体背青绿色,腹侧银白色。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腹部宽,平坦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