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唇姜:别名甲猜_泰国沙姜,为姜目、姜科、凹唇姜属、姜目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云南等地)、印尼、印度、斯里兰卡。野生于海拔约980m的密林中。其根茎含山柰酚、山柰素,可入药,味辛、性温,具行气开胃、消积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肠气胀,腹泻等症状。野生较为罕见,已被IUCN列为近危物种。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具姜的辛辣味,为泰国、印尼常用的调味料,多用于鱼类、蔬菜和咖喱的调味。采收于秋末冬初,地上部分枯黄后,挖取多年生的根茎,洗净,除去须根,横切成片,晒干备用,或将干燥根茎碾磨成粉末。
株高可达50cm。根茎卵圆形,黄色,有辛香味,根粗。地上茎无,叶3-4片基生,2列,直立,叶片卵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具小尖头,基部渐尖或近圆,除下面中脉被疏柔毛外,两面均无毛。叶柄具槽,叶舌2裂,裂片宽三角形,膜质,被绵毛。叶鞘红色。
花期7-8月。穗状花序藏于扩大的顶部叶鞘内,苞片披针形,膜质,花芳香。花冠淡粉红色,花冠裂片长圆形。侧生退化雄蕊倒卵形,粉红色。唇瓣宽长圆形,内凹呈瓢状,白色或粉红而具紫红色彩纹,顶部平坦,边微皱。花丝短,药隔顶端具向后弯的附属体,短2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