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别名蓝靛_马蓝_南板蓝根,为唇形目、爵床科、马蓝属、唇形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西藏、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海南、香港、台湾)、孟加拉、印度、缅甸。野生于海拔600-2100m的林下阴湿地。1891年命名。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可预防流脑、流感,治中暑、腮腺炎、肿毒、毒蛇咬伤、菌痢、急性肠炎、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肝炎、丹毒。
挖出的根及茎,去净沙土、杂质,晒干,即为大名鼎鼎的中药材“南板蓝根”,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很多小病的万能良药。此外,其叶含蓝靛染料,在合成染料发明以前,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都将其作为蓝色染料。
多年生草本植物,稍木质化,株高约1m。一次性结实,茎直立或基部外倾。通常成对分枝,幼嫩部分和花序均被锈色、鳞片状毛。叶柔软,纸质,椭圆形或卵形,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稍粗的锯齿,两面无毛,干时黑色。侧脉每边约8条,两面均凸起。
喜半阴,适温15-30℃,低于2℃地上茎叶冻枯。春、秋两季植物生长旺盛,夏季是营养生长期。砂质壤土和壤土均适宜板蓝生长,土壤以弱酸性及中性为好。选择不渍水、不淹水的沙质地,具有较好保水、保肥能力、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最理想。多年收获作物,可连续生长收获3年,收获叶、茎,第4年应挖根进行换栽新种,否则植株生长发育衰退,叶、根的产量下降。
清明节前后播种,先浸种2-4h,轻轻搅动,除去杂质、种皮、秕子。浸泡后阴干即可播种。可条播和穴播。条播在准备好的平畦上按行距30cm划浅沟深2cm,将种子和细土均匀拌在一起填满浅沟至高出地面1-2cm,最后浇清水至土壤湿润。穴播在平畦上按株行距15×30cm挖穴,将细土和种子拌均匀,回填至高出地面1-2cm,最后浇清水至土壤湿润。播种后整个发芽期间,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7-10天出苗。
花期11月。穗状花序直立,苞片对生。蒴果无毛,种子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