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苋:别名千菜谷,为石竹目、苋科、苋属、石竹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日本、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北美洲等地有分布。野生于旷地、园圃、农耕地等。1753年命名。我国北方果园常见杂草,常出现在苹果、梨、桃、山楂、板栗园内。因数量多生长快,大量争夺肥水,可使产量减少l-2成,也常成为病虫的传播媒介和寄主,使果园病虫害发生严重。因成熟植株有刺,清除比较困难,并伤害人畜。
嫩茎叶可作野菜食用。全草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功效。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常见杂草,大量孳生时,危害旱作农田、蔬菜地及果园,严重消耗土壤肥力。2010年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外来入侵物种。
一年生草本,株高30-100cm。茎直立,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有纵条纹,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圆钝,具微凸头,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无毛,在其旁有2刺。其叶腋有刺,且部分苞片变形成刺,极易和该属其他种区别。
可在果树行间用人工、畜力进行中耕除草,一般在4-9月问中耕除草5-8次。该法简单易行,但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且中耕时还会伤害浅土层的果树营养根,山区果园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7-11月开花结果。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下部顶生花穗常全部为雄花。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顶生花穗的基部者变成尖锐直刺,在顶生花穗的上部者狭披针形,顶端急尖,具凸尖,中脉绿色。小苞片狭披针形,花被片绿色,顶端急尖,具凸尖,边缘透明,中脉绿色或带紫色,在雄花者矩圆形,在雌花者矩圆状匙形。雄蕊花丝略和花被片等长或较短。柱头3,有时2。胞果矩圆形,种子近球形,黑色或带棕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