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前草:别名宽叶车前,为唇形目、车前科、车前属、唇形系列农作物,原产于欧亚大陆温带及寒温带,世界各地均有引进归化。野生于海拔5-2800m的草地、草甸、河滩、沟边、沼泽、山坡、荒地、田边、路旁。我国北部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现。全草和种子均可入药,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功能,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痈肿疮毒。
幼苗和嫩茎可供食用,可凉拌(须用沸水氽烫)、泡酸菜、炒、炖等。播种35-40天,株高达15-20cm,叶色黑绿,叶芽幼嫩,还没抽生花茎时即可采收。采收可连根拔起,也可从根茎处割下,用清水洗净后即可加工食用或捆把上市销售。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根茎粗短。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草质、薄纸质或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先端钝尖或急尖,边缘波状、疏生不规则牙齿或近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少数被较密的柔毛。叶柄基部鞘状,常被毛。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各种土壤中均能生长。以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微酸性的砂壤土做苗床为好。在5月中下旬,当车前草果穗下部果实外壳约呈淡褐色、中部果实外壳的呈黄色、上部果实己收花时,即可收获。收割果穗宜在早上或阴天进行,以防裂果落粒。要边熟边收,隔3-5天割穗一次。利用晴天晒穗,脱粒,用风车清扬过筛,即可得到干净的车前子,晒干后用塑料袋装存在干燥处保存。
种子细小,播种前可将种子拌入6-10kg细沙和草灰,充分拌匀后,均匀撒播在畦面,播种后覆盖0.5-1.0cm厚的过筛细土和草灰,以不见种子露出土面为适度。土壤墒情好的第2天稍压实覆土,墒情不好的覆土后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幼苗2-3叶期间苗,株距10cm左右,4-5叶期定苗。结合间苗和定苗进行除草。
花期6-8月,果期7-9月。花序1至数个,花序梗直立或弓曲上升,有纵条纹,被短柔毛或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基部常间断。苞片宽卵状三角形,宽与长约相等或略超过,无毛或先端疏生短毛,龙骨突宽厚。萼片先端圆形,无毛或疏生短缘毛,边缘膜质,龙骨突不达顶端。花冠白色,无毛,冠筒等长或略长于萼片,裂片披针形至狭卵形。蒴果近球形、卵球形或宽椭圆球形,于中部或稍低处周裂。种子8-34,卵形、椭圆形或菱形,具角,黄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