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别名蒜_蒜头_独蒜_胡蒜,为天门冬目、石蒜科、葱属、天门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中部及地中海地区,汉朝时期被引种到我国,现世界各地均有广泛栽培。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实验证明,大蒜的功能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其中化合物对防癌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它毕竟只是一种食品,不应该夸大它的功效,更不能把它当成抗癌药物。。
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浑身都是宝,地下鳞茎为大蒜,有强烈辛辣的味道,不仅可作调味料,还可入药。地上蒜叶为蒜苗,花茎为蒜苔,是人们最喜爱的蔬菜之一。同时它还是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
植株由根、假茎、叶、花薹、鳞茎等组成。弦线状浅根性根系,无主根,鳞茎由变态枝条发育而来。经过花芽分化后,顶芽形成花薹,侧芽膨大形成蒜瓣。大蒜的叶包括叶身和叶鞘。大蒜按照蒜瓣大小可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按蒜鳞茎外皮颜色可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按结构可分为单层蒜衣变种和双层蒜衣变种。按生态适应性可分为低温敏感型、低温中间型、低温迟钝型。
喜好冷凉,较耐低温。要求较高日照和高温促进花芽及鳞芽分化。土质以砂质壤土最好,在砂土中生长的大蒜辣味浓,但质地松,不耐储藏。大蒜根浅,根毛多,根系吸水、肥能力较弱,所以不耐旱,在不同的生育期,大蒜对土壤湿度的要求各不相同。萌芽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促进发根发芽。幼苗期水分不能过多,防止幼苗徒长,促进根系的纵向生长。
无性繁殖,繁殖器官为母体上的一个侧芽,即鳞芽。生育周期的长短,因播种期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春季播种的大蒜生育期较短,一般为90-110天。秋季播种的大蒜因要经过一定天数的低温春化,生育期一般长达220-280天。以鳞茎作为繁殖材料,生育过程可分为6个时期,即发芽期、幼苗期、鳞芽及花芽分化期、花茎伸长期、鳞茎膨大期和休眠期。
花薹由花轴和总苞两部分组成。总苞中着生花和气生鳞茎,但多数品种的只抽薹不开花或虽可开花但发育花器官发育不完全,不能形成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