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别名甜薯,为薯蓣目、薯蓣科、薯蓣属、薯蓣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非洲、北美洲,野生于海拔600m以下,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种植最多。它可制成果脯,不但软甜可口,而且物美价廉,成本仅为其他果脯的1/3。经简单加工,可成为速煮甘薯和脱水甘薯,风味不变,可以作为旅行食品。经过简单加工,不但可以提高经济价值,也大大提高了适口性,从单一食物变为丰富多彩的各种食品以及调味营养品。
它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应用遍及食品、化工、医疗、造纸等十余个门类,产品达400多种。可作主食直接食用,与大米、玉米面等做煎饼、馒头、面条。也可制各种副食及添加剂。
根可分为须根、柴根和块根3种形态。块根是贮藏养分的器官,也是供食用的部分。分布在5-25cm深的土层中,先伸长后长粗,分为纺锤形、圆筒形、球形和块形等,皮色有白、黄、红、淡红、紫红等色。肉色可分为白、黄、淡黄、橘红或带有紫晕等。茎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单叶互生,叶形可分为心脏、三角与掌状等,叶缘分全缘、带齿、浅单缺刻、浅复缺刻和深复缺刻,顶端急尖,基部心形。叶色有绿、浅绿和紫色等。
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16℃为薯块萌芽的最低温度,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9-32℃。薯块长期在35℃以上时,由于薯块的呼吸强度大,消耗养分多,容易发生“糠心”。温度达到40℃以上时,容易发生伤热烂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薯苗叶色黄绿,组织嫩弱,发生徒长。床土的水分和苗床空气的湿度,与薯块发根、萌芽、长苗的关系很密切。水是甘薯育苗的重要条件之一。
异花授粉,自交不孕,用种子繁殖的后代性状很不一致,产量低。因此,除杂交育种外,在生产上都很少采用有性繁殖。由于甘薯块根、茎蔓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较强,并能保持良种性状,故在生产上采用块根、茎蔓、薯尖等无性繁殖。如年年沿用大田苗栽插,苗的发育逐渐低落退化,薯形变小,小薯率增加,产量减低,故须于2-3年后用种薯育苗,更新一次。
花期初夏。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通常单生,稀有2-4朵簇生,排列于花序轴上。苞片卵形,顶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外轮花被片阔披针形,内轮稍短。发育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口部,较裂片稍短。雌穗状花序单生于上部叶腋,下垂,花序轴稍有棱。蒴果较少成熟,三棱形,顶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种子圆形,具翅。着生1-4粒褐色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