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凤菜:别名红菜_补血菜_血皮菜_紫背菜_红番苋_红毛番_红背菜_叶下红_红玉菜,为菊目、菊科、菊三七属、菊目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华东、华中)、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野生于海拔600-1500m山坡林下、岩石上或河边湿地。富含钙、磷、钾、镁、维C、粗蛋白,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还将其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草药。根可入药。味辛、甘,性凉,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能,主治咳血、崩漏、痛经、痢疾和溃疡久不收敛。。
嫩茎叶是营养丰富的保健型蔬菜,我国传统山野菜,全年可采,可鲜食或晒干食用,可炒、作汤、涮火锅。还可制饮料,用开水冲泡,味道清香可口,能消暑除热,是功能性保健饮料。此外,它也是很好的观赏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5-1m,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具短柄或者近似无柄,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状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或近无柄而多少扩大,但不形成叶耳。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或小尖齿,稀近基部羽状浅裂,弧状上弯,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变紫色,两面无毛。上部和分枝上的叶小,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具短柄或近无柄。
喜冷凉,较耐旱,在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不易死亡。年均气温15-19℃,适温20-28℃,不能高于39℃,不低于-5℃。茎、根可露地越冬,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生长,无明显休眠期。秋季开花至翌年春季。喜强光照,光照不足则生长细弱,全年日照时数需1700-2000h。在半阴处也可开花。8月下旬花芽分化,9月上旬抽薹,9月下旬开花到翌年3月份。对土壤要求不严,黄壤、沙壤、红壤均可种植。适宜pH5.5-6.5。
主要采取根茎、扦插,也可播种。虽能开花,但很少结实。无性繁殖通常采用分株、扦插。但如果连年进行无性繁殖,容易感染花叶病毒病,致使其降低产量和品质。解决的办法:一种是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脱毒,然后重新育苗;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种子繁殖更新。但因其种子发芽较难,且其茎节部易生不定根,扦插即可成活,并且扦插繁殖技术易操作,成活率高,而且秧苗生长健壮,故在生产上常采用扦插繁殖。
花果期5-10月。头状花序在茎、枝端排列成疏伞房状。花序梗细,丝状苞片。总苞狭钟状,基部有7-9个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具3条明显的肋,无毛。小花橙黄色至红色,花冠明显伸出总苞,管部细,裂片卵状三角形。花药基部圆形,或稍尖。花柱分枝钻形,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