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苣:别名玻璃苣_琉璃苣籽,为紫草目、紫草科、玻璃苣属、唇形系列农作物,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及小亚细亚的温带地区,我国也有引种栽培。1753年命名。其茎叶脆嫩而多汁,有类似黄瓜的香味,且营养丰富,可调制饮料,花、叶提取物可促进肾上素分泌、缓解紧张、消除疲劳,还对皮肤乾燥有一定疗效。种子榨油含丰富的亚麻油酸,可入药,能调经,解酒、治疗关节炎。
集食用、药用、观赏、美容及保健等功能于一身,且特色十分鲜明的芳香植物。还可作蜜源植物,鲜叶在欧洲还被作为蔬菜食用,鲜叶及干叶还可用于炖菜及汤、饮料的调味品。
一年生草本芳香植物。全株密生粗毛,株高60-100cm。茎直中空有棱,近圆形。单叶互生,卵形。
性喜冷凉温和的气候,耐寒、耐热,5-30℃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耐旱怕涝,对水分要求不严格。喜阳光,对光照要求较为严格。抗病耐肥,对土壤的适应性强,pH4.5-8.3的土壤中均能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生长良好。
种子去除杂草、破碎粒、瘪粒、颖壳及碎茎等杂质,以确保发芽率与发芽势高,使之符合种子质量标准,方可播种。6月(前茬马铃薯收获前15天)播种。在播种前1天,将装好营养土的育苗穴盘或平盘浇透水,待水沥干后,穴盘每穴播种1-2粒,平盘按6-8cm的株、行距播种2-3粒,播后覆盖1.5-2cm厚的营养土或干细园田土,期间保持温度20-22℃、湿度75-80%,播种后2-4天出全苗。
聚伞花序,深蓝色,有黄瓜香味,花冠5瓣,雌雄同花,雄蕊鲜黄色,5枚。每花有种子1-4粒,种子黑色,长圆形小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