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别名蔠葵_紫葵_蓠芭菜_染绛子_白花落葵_红花落葵,为石竹目、落葵科、落葵属、石竹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印度,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南方有逸生。1753年命名。《名医别录》记载,落葵是一种中草药,入药部分主要是叶子或全草。味甘、酸、性寒,可清热、滑肠、凉血、解毒,主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等症。
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种历史,因常蔓延于篱落之间,故得名。其叶含多种维生素和钙、铁,是很多地方餐桌上的美食。其花红、茎紫、叶碧绿,是很好的观赏植物。以篱笆式栽培,具有很好的绿化效果。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可达数米,无毛,肉质,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叶片为卵形或近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下延成柄,全缘,背面叶脉微凸起。叶柄上有凹槽。
喜温暖,耐高温、高湿,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疏松肥沃即可,但以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最为适宜。出苗后,要及时松土和间苗(间下来的幼苗可以移栽,也可食用),干旱时适量浇水。至4叶期,即可定苗或定植。在4叶期定苗,早春、晚秋气温偏低,出苗慢,用大棚或小拱棚覆盖栽培的播种后出苗前一般不通风。
播种,也可用老茎扦插。多以条播或撒播方法进行畦作栽培。气温20℃以上,就可播种栽培。以采收嫩茎叶为主的落葵,在播后50天左右就进入采收期。在春季播种时,为了提高地温,可在播前1周覆膜烤地。当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才可播种。播种前应先浸种催芽。可用50℃水搅拌浸种30分钟,然后在28-30℃的温水里浸泡4-6小时,搓洗干净后在30℃条件下保湿催芽。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花期5-9月,果期7-10月。穗状花序腋生,苞片极小,早落。小苞片2,萼状,长圆形,宿存。花被片淡红色或淡紫色,卵状长圆形,全缘,顶端钝圆,内摺,下部白色,连合成筒。雄蕊着生花被筒口,花丝短,基部扁宽,白色,花药淡黄色。柱头椭圆形。果实球形,红色至深红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