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哺乳鸟类爬行鱼虾海水昆虫花卉绿植多肉水草作物好文商品
  • 南欧丹参(5)

    南欧丹参_香紫苏
  • 南欧丹参:别名香紫苏,为唇形目、唇形科、鼠尾草属、唇形系列农作物,原产于欧洲南部。我国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1753年命名。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镇痛、活血、滋补、安神、调经、抗菌、抗炎,还有雌激素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胀气、消化不良等,还可缓解痛经和经前期不适。

    可治疗痉挛的芳香植物,作为烹饪辛香料及重要的民间草药,很早就被众人所知。因该品具有雌激素活性,在雌激素水平较低时的更年期,可有效治疗一些相关疾病。其种子具明目功效,曾被用于治疗眼部疾病。

  • 颜色分类:蓝色_紫色
    作物分类:香料
    味道分类:清香
    形状分类:异形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夏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3℃±4℃
    酸碱范围:6.3±0.4(PH)

  • 南欧丹参作物特征 >

    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2m,茎四棱形,直立,被细毛或绿紫色,多分枝。叶对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突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被柔毛。

  • 南欧丹参种植方法 >

    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无论沙土,壤土、粘土、山地均可生长。成长期昼夜温差越大,越容易积聚香气。但幼苗怕涝,不耐荫。从发芽到花期约120天,从现蕾到开花需50-60天,这一时期需要足够的水肥,才能获得高产。盛花期收获(花期7-8月),若留种(果期8-9月),则可在种子成熟时收获。7月底至9月中上旬,1/2种子成熟时,即可收割,收割高度为花、叶交界处,采用机械收获。

  • 南欧丹参繁殖方式 >

    通常采用秋播,10月中下旬土壤上冻前,临冬播种。采用一膜三行点播。未催芽点播的,每穴放入4-5粒,播深3-5cm,播量6-7.5kg/公顷。提倡带墒播种。要求毛管和膜面平直、播行笔直、下籽均匀、深浅一致、接茬准确、行距一致、覆土严密。播种到地头后,即刻结扎毛管滴头,压土封堵。

  • 南欧丹参开花形态 >

    花期7-9月,种子成熟期8-10月。轮伞花序,每轮5-6朵小花,花两性,苞片宽卵形,紫红色或粉红色,花冠呈青色,花冠筒内前方有一毛状环,雄蕊4,子房4裂,柱头2浅裂,小坚果卵圆形,非褐色,光滑。

  •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原文链接:
    https://sbike.cn/z/nanoudanshen/


    • 其它相关主题

    • 红萝卜

      红萝卜


      大红萝卜分为雌性大红萝卜和普通大红萝卜。雌性红萝卜为人工杂交品种,为上等品,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其钾、钙、铁、磷、硒等物质的含量是普通萝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口感好,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痛风有非常好的食疗效果。

    • 鼠尾草

      鼠尾草


      叶片可杀菌、解毒、驱瘟、除疫,可凉拌食用。茎叶和花可泡茶饮用,可清净体内油脂,帮助循环,养颜美容。还可作调料,但不宜大量或长期食用。植株还可提取精油,作为日化香精,还可制成香包。

    • 丹参

      丹参


      我国传统中药材料之一,记载始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名著均有收载。因红红的外表,也被称为血参根。中医带“参”的药材很多,如人参、党参,在它们的光环下,丹参显得比较暗淡,其实它的药用价值丝毫不差。

    • 香薷

      香薷


      全草入药,是我国传统药材,治急性肠胃炎、腹痛吐泻、夏秋阳暑、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霍乱、水肿、鼻衄、口臭等症。嫩叶可喂猪。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

    • 凉粉草

      凉粉草


      重要的药食两植物。植株晒干后与米浆混和煮熟,冷却后即成黑色胶状物,质韧而软,以糖拌之可作暑天的解渴品。广东、广西常有出售,广州一带称为凉粉,梅县一带称作仙人拌、仙牛拌。

    • 紫苏

      紫苏


      紫苏可供药用和香料用。紫苏籽被誉为餐桌上的贵族。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汉代《七发》记载,紫苏叶搭配生切鲤鱼片食用,这种方法于平安时代传到日本并形成了当地的刺身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