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果:别名乳源榕,为蔷薇目、桑科、榕属、桑科系列农作物,原产于北美洲、南美洲加勒比海附近地区,我国广东、海南、云南(西双版纳)有少量引种栽培。牛奶果成熟后,人们可以去除果皮直接食用果肉。除牛奶果外,还有很多水果被称为牛奶果,比如榕属植物台湾榕、买麻藤属植物大子买麻藤的别称都叫牛奶果。
牛奶果是典型的热带果树,它的味道十分甘甜,很容易被人接受,受到人们喜爱。除直接食用外,还可制成干果作为零食,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其与柑橘、柠檬等不同水果搭配,制成果汁,口味更加独特。
乔木,株高5-6m,最高可达20m。小枝圆柱形,壳褐色至灰色,被锈色绢毛或无毛。叶散生,坚纸质,长圆形、卵形至倒卵形,先端钝或渐尖,有时微缺,基部阔楔形,有时下延,幼时两面被锈色绢毛,老时上面变无毛,略具光泽。
虽然生长在热带地区,但在我国南部亚热带地区,有时尽管冬季气温降到零下,牛奶果却不惧冻害,依然在寒风中成熟落地。对土壤从不挑剔,只要扎根于光线充足的地方就能抽芽生长。
种子繁殖:四季均可进行,可播于细润沙或疏松的壤土中。经常保持湿润,15-30天可出苗。扦插繁殖:春、夏、秋3季均可进行,选取2年生以上的枝条,剪成10-15cm一段,插于比较疏松的土壤和细润沙之中,入土5-7cm,经常保持湿润,适当追施肥料,20-30天可萌芽,40-60天可生根,100天左右可移栽或上盆。
花期8月,果期10月。花数朵簇生叶腋,被锈色或灰色绢毛。小苞片圆形,毛被同花萼裂片。花萼裂片5,圆形至卵圆形,先端圆至钝,外面被锈色绢毛,内面花时具星散的毛。花冠黄白色,无毛,裂片5,卵圆形,先端圆或钝,外面被灰色绢毛,内面和边缘无毛。果倒卵状球形,紫灰色,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