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别名金丸_芦枝_卢桔_卢橘_枇杷叶,为蔷薇目、蔷薇科、枇杷属、蔷薇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印尼等地。1822年命名。叶晒干去毛,可供药用,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气之效。木材红棕色,可作木梳、手杖、农具柄等用。枇杷的品种很多,根据果肉色泽可为为红肉类及白肉类。红肉类生长强健,产量高,果皮厚,耐贮藏,适于制罐及加工。白肉类则果皮薄,肉质较细,但生长较弱,产量低,宜鲜食。根据果形可分圆果类及长果类,前者核多,后者核少。
树姿优美,花、果色泽艳丽,是优良绿化观赏树种和蜜源植物。果实于初夏的鲜果淡季成熟,肉柔软多汁、风味鲜美,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蜜饯、果膏、果酒及饮料等,有润肺、止咳、健胃、清热的功效。
常绿小乔木,株高可达10m。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叶柄短或几无柄,有灰棕色绒毛。
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发育要求较高温度,年平均温度12-15℃,冬季不低于-5℃,花期及幼果期不低于0℃为宜。其主要产区年平均雨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但春季雨水过多,易使枝条徒长,故在多雨地区要适宜在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生长。枇杷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力强而又不易积水,pH6左右的砂质壤土为佳。
种子、嫁接、压条,以嫁接繁殖为主。嫁接3-4年开始结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20-40年产量最高,以后逐年下降,70-100年进入衰老期。实生树寿命更长,但结果较迟。用高压法繁殖,即选用2-3年生枝,在离分枝基部7-8cm处环状剥皮,宽约3-4cm,用园土、焦泥灰混合苔藓作发根基质,外用塑料薄膜包扎。通常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枝稍萌动前进行,5-6月发根,待次年2月剪下栽植。
花期10-12月,果期5-6月。圆锥花序顶生,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苞片钻形,密生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不久脱落。种子1-5,球形或扁球形,褐色,光亮,种皮纸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