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别名蜀枣_鬾实_鼠矢_鸡足_山萸肉,为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其他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野生于海拔400-2000m的林缘或林中。成熟干燥的果肉可入药,气微,味酸、涩、微苦,性微温,归肝、肾经,可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主治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花色鲜黄,果实红艳,除可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外,它自有芬芳,香气浓郁,还是我国一味传统重要的中药材料。每当果实成熟季节,红红的小果实,一串串高挂枝头,看上去十分喜庆,样子清新可爱。
落叶乔木或灌木,株高4-10m。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脉腋密生淡褐色丛毛,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起,近于无毛,侧脉6-7对,弓形内弯,叶柄细圆柱形,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稍被贴生疏柔毛。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山萸肉可用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或蒸至酒吸尽。形如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紫黑色或黑色,皱缩,有光泽,质滋润柔软,微有酒香气。
花期3-4月,果期9-10月。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开花后脱落。总花梗粗壮,微被灰色短柔毛,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裂片4,阔三角形,与花盘等长或稍长。花瓣4,舌状披针形,黄色,向外反卷。花盘垫状,无毛。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密被贴生疏柔毛。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